涡轮寿命等也是问题。而且涡轮提升性价比(性能与耗油的比)也不是绝对提升。
小排量拼命加涡轮增压,燃油经济性、环保型还不如大排量自然吸气。
这是因为汽车发动机不是物理化学实验室里的“氧弹燃烧计”,不可能实现“氧气大过量让燃油100%完全燃烧”。在加涡轮的同时,也必须增加喷油量。
想80年代末的带T版F1,马力也接近豹2的水平了;而那辆赛车只有半吨多一点…… 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可怕的“推重比”……
咦,这是volvo的植入广告咩?哈哈哈~~懂的不多,就实际体验来说,开过尚酷和benz、BMW的表示,T的涡轮迟滞尚酷最明显,BMW的最缓和。不过还是觉得自然吸气的车车比较乖呀~~
提个小问题,历史上的FW 190用的是机械增压,没有用过涡轮增压器
引用冯.霍恩海姆的回应:提个小问题,历史上的FW 190用的是机械增压,没有用过涡轮增压器
是吗?我怎么记得是涡轮。。。
“动力推重比仅有可怜的25马力/吨 (78.3牛米/吨),而一辆装备2.0升 5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沃尔沃S60 T5智尚版轿车,虽然发动机功率只有213马力,扭矩只有300牛米,但“体重”轻巧,只有1.593吨,所以动力推重比约合133马力/吨(150牛米/吨)”
这两个地方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啊?越看越奇怪!前面是5倍,后面的数值2倍都不到!
想当年俺也是学发动机的...
将光标放在页首广告图片上大幅度左右移动,车和坦克才会发生变换,这个做得太有玄机了.......
我开的就是涡轮增压的迈腾,感觉涡轮滞后现象还是挺明显的。我理想中的涡轮增压,应该是用排气管的废热去驱动一个蒸汽涡轮机,用蒸汽涡轮机发电,然后用一个无刷电机驱动压气轮。这样一来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因为大量废热被回收)第二是电动涡轮可以做到真正的零延迟。
数据没问题,豹2坦克60吨,1500马力/60吨,当然只有25马力/吨。而宝马那车只有1.6吨不到,213马力/1.6吨,当然133马力/吨
引用jsf的回应:“动力推重比仅有可怜的25马力/吨 (78.3牛米/吨),而一辆装备2.0升 5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沃尔沃S60 T5智尚版轿车,虽然发动机功率只有213马力,扭矩只有300牛米,但“体重”轻巧,只有1.593吨,所以动力推重比约合133马力/吨(150牛米/吨)”
这两个地方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啊?越看越奇怪!前面是5倍,后面的数值2倍都不到!
功率(或者扭矩)/重量比
引用jsf的回应:“动力推重比仅有可怜的25马力/吨 (78.3牛米/吨),而一辆装备2.0升 5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沃尔沃S60 T5智尚版轿车,虽然发动机功率只有213马力,扭矩只有300牛米,但“体重”轻巧,只有1.593吨,所以动力推重比约合133马力/吨(150牛米/吨)”
这两个地方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啊?越看越奇怪!前面是5倍,后面的数值2倍都不到!
可我觉得你这样明显的结构更加复杂了,而且电动涡轮能否达到废气涡轮几万转甚至十几万转的转速呢?
引用北京一青年的回应:我开的就是涡轮增压的迈腾,感觉涡轮滞后现象还是挺明显的。我理想中的涡轮增压,应该是用排气管的废热去驱动一个蒸汽涡轮机,用蒸汽涡轮机发电,然后用一个无刷电机驱动压气轮。这样一来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因为大量废热被回收)第二是电动涡轮可以做到真正的零延迟。
终于看到篇自己专业领域的果壳文章了~
涡轮的后期的维护成本要远远高于普通NA的机器,带T的机器基本上必须上全合成的机油了。因此从长远的后期维护及使用角度来看的话,还是NA的要好的多。
废气涡轮的最大问题的涡轮的降温,高温的废气使得涡轮的温度升高,进而使经过涡轮的新鲜空气温度升高,空气受热膨胀后反而使进气的效率降低。现代家用车追求的小型化涡轮还是不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啊,复杂的中冷又会大幅提高成本,所以在降温这个环节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NA确实在进气效率上没法再提高了,所以升功率必须出现难以突破的瓶颈,小型化的涡轮应该是未来几年家用车的发展方向吧。
引用星七六的回应:将光标放在页首广告图片上大幅度左右移动,车和坦克才会发生变换,这个做得太有玄机了.......
这么好观察力……不拉上去试一下都没发现哦……
25马力/吨 (78.3牛米/吨)
133马力/吨(150牛米/吨)
我想人家问的是括弧内外比值不同吧
请作者修正
引用飞鱼BH1JSS的回应:数据没问题,豹2坦克60吨,1500马力/60吨,当然只有25马力/吨。而宝马那车只有1.6吨不到,213马力/1.6吨,当然133马力/吨
引用哈洛克被占了的回应:功率(或者扭矩)/重量比
引用林梦驹的回应:涡轮寿命等也是问题。而且涡轮提升性价比(性能与耗油的比)也不是绝对提升。
小排量拼命加涡轮增压,燃油经济性、环保型还不如大排量自然吸气。
这是因为汽车发动机不是物理化学实验室里的“氧弹燃烧计”,不可能实现“氧气大过量让燃油100%完全燃烧”。在加涡轮的同时,也必须增加喷油量。
小排量涡轮在油耗和尾气排放上基本碾压同功率NA的好不...
寿命?呵呵呵呵,柴油机的涡轮都用几十年了,那涡轮寿命如何?
拿寿命说事的一点战斗力都木有!
当然缺点也很明显,涡轮滞后感,油门踩下去带来的感觉不线性..对舒适度略有影响.以及某些发动机可能存在的油品问题.
喷油量必须增加,但是燃烧比NA充分,热效率比NA的高!
引用北京一青年的回应:我开的就是涡轮增压的迈腾,感觉涡轮滞后现象还是挺明显的。我理想中的涡轮增压,应该是用排气管的废热去驱动一个蒸汽涡轮机,用蒸汽涡轮机发电,然后用一个无刷电机驱动压气轮。这样一来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因为大量废热被回收)第二是电动涡轮可以做到真正的零延迟。
这样做,估计技术上没啥门槛,不过成本上,这套系统不会比你的车便宜多少,你原因多掏20万购买这样一辆迈腾?
至于体积上,你的后备箱就不要想要了,故障率吗,每隔1000公里保养一次应该能控制。
这么费劲,干嘛不用机械增压,只要多付出点油钱就解决的事
这车很耗油的
朋友买了个2.0T的,18个油,都哭了
这样插入广告的方式有意思。
引用jsf的回应:“动力推重比仅有可怜的25马力/吨 (78.3牛米/吨),而一辆装备2.0升 5缸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沃尔沃S60 T5智尚版轿车,虽然发动机功率只有213马力,扭矩只有300牛米,但“体重”轻巧,只有1.593吨,所以动力推重比约合133马力/吨(150牛米/吨)”
这两个地方的数据是不是有问题啊?越看越奇怪!前面是5倍,后面的数值2倍都不到!
前面说的是功率重量比,后面说的是扭力重量比,没问题
引用林梦驹的回应:涡轮寿命等也是问题。而且涡轮提升性价比(性能与耗油的比)也不是绝对提升。
小排量拼命加涡轮增压,燃油经济性、环保型还不如大排量自然吸气。
这是因为汽车发动机不是物理化学实验室里的“氧弹燃烧计”,不可能实现“氧气大过量让燃油100%完全燃烧”。在加涡轮的同时,也必须增加喷油量。
的确 记得在高中做化学实验的时候 无论如何加大氧气量 都无法做到理论上的100%
动力更澎湃了,雷达也有了,主动防御一也上了,啥时候给加装炮塔啊?!
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能节油,更多的氧气也需要更多的燃油与之混合,燃油转化成动力的比率还是维持与传统自然吸气式一样在30%左右。但产品的造价升高,一个涡轮上万的价格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了。
汽车厂家大力推广涡轮发动机单位排量与马力比高,高扭矩,只是为了提高驾驶体验,促进销售。
如果利用废热蒸汽发电的话,结构过于复杂,你想发动机厢本就小,还得塞一个蒸汽涡轮机,好像不现实。如果能直接又热转电的芯片倒是不错,然后在低转速时电动涡轮介入,就可以减少消除涡轮迟滞
引用北京一青年的回应:我开的就是涡轮增压的迈腾,感觉涡轮滞后现象还是挺明显的。我理想中的涡轮增压,应该是用排气管的废热去驱动一个蒸汽涡轮机,用蒸汽涡轮机发电,然后用一个无刷电机驱动压气轮。这样一来是可以大幅度提高燃油效率(因为大量废热被回收)第二是电动涡轮可以做到真正的零延迟。
引用说得来的回应:涡轮增压发动机并不能节油,更多的氧气也需要更多的燃油与之混合,燃油转化成动力的比率还是维持与传统自然吸气式一样在30%左右。但产品的造价升高,一个涡轮上万的价格不是谁都能承受的了。
汽车厂家大力推广涡轮发动机单位排量与马力比高,高扭矩,只是为了提高驾驶体验,促进销售。
所谓的省油应该是指相同动力所说,也就是说1.5T的跟2.0自然吸气的来比
多多学习了。
通常解决涡轮迟滞的办法是增加机械涡轮增加解决低转速增压问题,解决涡轮介入突兀感的办法是采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
你是想说TSI吧?
引用东来东往的回应:通常解决涡轮迟滞的办法是增加机械涡轮增加解决低转速增压问题,解决涡轮介入突兀感的办法是采用可变截面涡轮增压。
楼上说的全都看不懂。只发现鼠标滑过KV图有彩蛋~!!
引用DAKAR的回应:你是想说TSI吧?
tsi完成不了可变截面的涡轮,只是涡轮增压加缸内直喷加分层燃烧而已。。。。国内的tsi还没有了分层燃烧。。。。。
好想看到星形发动机
直接全改成涡轮涡扇喷气发动机得了……
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