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每天只睡45分钟,军舰鸟如何能连飞几十天?

温暖的海风,湛蓝的海面,一只黑色的风筝飘在空中,久久不曾离去。向上望去,似乎能看到它挂着一个红色的气球。又或者,在这黑色的轮廓中有一片毛茸茸的白色,拖着一把大剪子,停滞在你的头顶。

如果你看到这样的景象,这只风筝很有可能就是有着神奇名字的海鸟——军舰鸟。平和的画面不会持续太久,当一群军舰鸟黑压压的飘在你的头顶的时候,你便会感觉它们不再是风筝,而更像是一群伺机偷袭的战斗机

飘摇而来的大风筝——军舰鸟。图片:李彬彬

飞啊飞,不能降落的鸟儿

全球一共有五种军舰鸟,广布在各大热带与亚热带海域,全部都归在鹈[tí]形目军舰鸟科军舰鸟属,和鲣鸟科关系很近(还记得萌翻天的<蓝脚鲣鸟>吗)。丽色军舰鸟Fregata magnificens,体型纤细,是这五种里面体型最大、喙最长的一种,分布在美洲地区

除丽色军舰鸟外的四种军舰鸟。左上:大军舰鸟F. aquila;右上:小军舰鸟F. minor;左下:白斑军舰鸟 F. ariel;右下:白腹军舰鸟 F. andrewsi。图片:kevinschafer;David Hosking;Kathie Atkinson;J. N. Hogesteger

身长1米,翼展2米,这个伸开翅膀,能从头到尾盖住你整个人的鸟,重量却只有1.5千克,也就是三瓶矿泉水的重量。这一切让它们有了非凡的本领——长时间高空盘旋附加灵巧的飞行术 。

战斗机群。图片:李彬彬

虽然是海鸟,但是军舰鸟的羽毛并不防水。结果就是,它不能一个猛子扎进海里去捕鱼,更可怜的是,它们也不能降落在水面上。它们的腿又短又弱,脚相对很小,也没有很明显的蹼[pǔ]。然而起飞是需要腿脚和翅膀配合的,所以一旦军舰鸟不幸落到水面,羽毛打湿,便很难再回到空中

盘旋在海面的雌性丽色军舰鸟,注意看红圈内的脚。图片:Thierry Montford / Biophoto

于是,它们发展了独特的应对方法,长期盘旋在高空,当发现食物便一个俯冲到水面附近,用长长的喙逮住食物。军舰鸟主要吃鱼,还会吃乌贼、章鱼甚至一些浮游生物,但它们最爱的还是飞鱼,这也满足它们不愿沾湿羽毛的特性。

等啊等,等食物自投罗网

大多数时间,军舰鸟会伺机出动。它们遵循着“三等”的原则

先等海豚、金枪鱼这些水中捕猎者当捕猎者们从海里围追鱼群,把食物一步步从深处赶向水面时,军舰鸟便会趁机从空中捞油水。

鱼跃出水面的一瞬间,捕获!图片:PBase

再等其他鸟类。一旦其他鸟抓到了鱼,它们便会靠着自己厉害的飞行技能一路骚扰堵截,直至把其他鸟逼到绝路、一口吐出食物,它们再一个俯身,从空中捞起下坠的食物。这些受害者不止是鲣鸟、燕鸥、海鸥,也包括鱼鹰这样的猛禽。

军舰鸟正在抢劫蓝脸鲣鸟。图片:Raymond Marsh / hbw

第三,它们还会在满是嗷嗷待哺幼鸟的鸟群繁殖地上空等待,当幼鸟的父母满载而归,就差口对口喂食时,军舰鸟就一个俯冲就把食物全部抢来。


军舰鸟正在从褐鲣鸟父母口中抢夺幼鸟的口粮。图片:Barrie Britton / naturepl.com

对于后两种强盗般的行为,还有个专业术语叫“偷窃寄生(Kleptoparasitism)”。


“你们说谁是强盗?”绘图:翼狼Elang

军舰鸟还不满足于偷抢食物,没事儿的时候还会找找隐藏在灌丛下、地面上的乌燕鸥的窝(其实就是一个浅沙坑),一头扎下就能叼起个毛茸茸的幼鸟走了。

育雏的乌燕鸥。图片:李彬彬

我们曾经在美国唯一的丽色军舰鸟繁殖场所干龟国家公园调查也在此繁殖的乌燕鸥,当时经常会有乌压压一片的军舰鸟盘旋在上空,遮天蔽日。它们会突然如战斗机般,加速俯冲到我们身边几米的地方,密密麻麻的乌燕鸥便会受惊四散。而我们拿着捕鸟的网子愣在那里,沉浸于无法形容的恐惧与震撼中。

舰鸟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四千米

军舰鸟会飞离平时栖息的岛屿,去周边的海域觅食,有时甚至不惜飞上近500公里 。但大部分时间,它们会盘旋在高空,等待合适的时机。

它们是已知唯一的一种会特意进入云层的鸟类。它们会借用对流以及信风,为自己的长距离飞行增添动力。赤道附近的强对流区常常会形成积云,积云下方的上升气流可以为军舰鸟省去大量振翅产生的能量消耗。它们借助热气流向上盘旋爬升,到高空后也几乎不需要拍翅膀,只需不费力地飘着。

乘着风毫不费力地飞行。图片:Peter Bryant / YouTube

上升气流消失时,它们就缓慢地滑翔下降,直到找到下一波气流,便再次乘风而上,像坐过山车一样。有时候它们甚至可以一路爬升到2500米,而大军舰鸟F. aquila被记录到可以攀升4000多米高空。

你可能见过在4000米海拔的高山兀鹫、金雕,但却没有什么鸟能像军舰鸟一样,从海平面开始起飞、一路跨越4000米的高度差 爬升得越高,滑翔的距离越远,这让它们成为除了雨燕之外又一种可以在空中不停歇飞上几个月的鸟。

一只普通雨燕(Apus apus)。图片:pau.artigas / Falciot #2

在这几个月超长时间的飞行中,军舰鸟们睡不睡觉呢?以前认为,它们在空中一定会想尽办法,保持和陆地上一样的休息时间。然而最新的研究发现,其实它们在空中的睡眠时间是严重压缩的

在树上或者崖上的窝里,它们会以间断性一分钟的睡眠形式来休息,加在一起差不多12个小时。但是在空中,每天只有45分钟

看似威风凛凛,其实可能半梦半醒。图片:李彬彬

它们会让一半大脑休息、另一半大脑清醒,来应对随时变化的环境。但也会短时间内让双侧大脑同时进入睡眠状态。这种短暂的睡眠通常发生在它们靠热气流上升的时候,相较于下滑阶段,在爬升阶段的休息不会发生撞到水面的惨剧,更安全些。

美色诱雌,而后抛妻弃子

说到丽色军舰鸟,就不得不提到它最引人瞩目的特征——雄性红色的喉囊。军舰鸟是海鸟中唯一一种两性长相有巨大差异的鸟类。雌性全身黑色,胸部白色,而头胸都是白色的军舰鸟则是亚成体。

雄鸟鼓起喉囊等待雌鸟的青睐。图片:李彬彬

每到繁殖季节,雄鸟会站在灌丛或树上张开双翅、不停抖动,鼓起喉囊,顶着这个红色的气球,来回快速摆动自己的脑袋,发出哒哒哒的声音来吸引在空中审视的雌鸟。倘若情投意合,雌鸟便翩翩降临,开始这一年的浪漫。

喉囊放气很慢,经常能看见雄鸟鼓起喉囊后带着红气球飞翔。图片:李彬彬

军舰鸟的繁殖期和亲代抚育时间很长,幼鸟全身雪白,到一岁的时候还需要投喂。这漫长的照看中,也包括了对它们特有高难度飞翔动作的传授,而这大部分的任务都落在了母亲身上。当爹的照顾一段时间后便会“抛妻弃子”,开始寻觅下一个伴侣。雄性每年都可以交配,而雌性要等到娃娃独立才可以再开始,往往就是每两年一次。

雌性丽色军舰鸟与亚成鸟正在进行飞行练习。图片:Thierry Montford / Biosphoto

依赖气流与小岛,前途飘渺

虽然军舰鸟是空中的战斗机,但是却依旧依赖岛屿上的栖息地来繁殖。丽色军舰鸟偏好灌丛、树木、红树林,常叼来树枝等材料做窝。它们聚群筑巢,有时一棵小树上可以发现近二十个鸟巢,每个巢里都蹲着一只饥饿的小雪球。

嗷嗷待哺的丽色军舰鸟幼鸟。图片:李彬彬

在美国佛罗里达,一直都有观测到这种鸟,但直到1960年后,才在礁岛群(Keys)上发现了一个繁殖点。到了80年代,军舰鸟们却突然弃之不用,并且在离基韦斯特Key West西边70英里的地方——干龟国家公园重新建家,数量减少成了之前的1/2。

Dry Tortugas为乌燕鸥和丽色军舰鸟繁殖地建立起的保护区,每年繁殖季节禁止游客进入。图片:李彬彬

它们筑巢的岛会随着海水和飓风的影响面积和位置发生改变。虽然科学家们一直在监测它们的种群动态,但是随着气候变化,加勒比海极端天气频发,依赖气流与小岛的它们,前景也许并非是一片光明。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3年的第298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李彬彬。

喜欢她还可以关注

 Young 

 Conservationist 

id:  libinbin52

分享全球保护前沿的苦乐与感触


第四年,神奇旅程已然开启

在美丽的地球上 

我们与无数生物共同生长

它们或许远在天边 或许近在眼前

正是它们的存在 促成了地球的文明

物种日历2018将带你穿梭古今

把它们的故事为你娓娓道来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军舰鸟科 大军舰鸟


↓↓↓↓快戳原文带走物种日历

The End

发布于2017-10-24,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