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竖起的大“耳朵”,一身白色的看起来十分蓬松的“绒毛”,还有身后拖着的短短的“尾巴”,要不是它生活在海中,还会以为是谁家走失的白兔。这个家伙去年在日推上萌倒一片网友,它就是今天物种日历的主角——碎毛盘海蛞蝓[kuò yú]。
碎毛盘海蛞蝓Jorunna parva。图片:benedante.blogspot.jp
分布广泛的小萌物
碎毛盘海蛞蝓Jorunna parva是由日本著名的软体动物学家马场菊太郎(Kikutaro Baba)于1937年3月在日本纪伊半岛附近海域发现,并于次年对其进行了描述。时至今日,在韩国、日本、帕劳、中国南海、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澳大利亚、南非、塞舌尔和坦桑尼亚等地,都发现了它的踪迹。
这只雪白“球球”和蜗牛一样,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图片:Earth Archives
虽然它分布广泛,要想潜水时在五颜六色的珊瑚礁中发现它也不是一件易事。毕竟它身形十分娇小,体长一般在20~40mm左右,宽则在10~20mm左右,真是集“小”与“萌”于一身的超级萌物。
又小又萌的碎毛盘海蛞蝓,背景为拍摄者的手指 。图片:imgur.com
碎毛盘海蛞蝓身体修长,体背侧前部有一对像耳朵一样的小棒子,那实际上是它们的嗅角,是一种化学感受器。作为裸鳃目的种类,它们的本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体背侧后部那撮像小尾巴一样的“裸鳃”,这些裸鳃伸缩自如,可以收进底部的鳃鞘中。
快看我的小屁屁,哦不,裸鳃。图片:neatorama.com
海蛞蝓身体的各部分。图片:@千野youko
我是海牛,不是海兔
因为长得十分像兔子,会有许多人称它为“Sea bunnies(海兔子)”。其实,碎毛盘海蛞蝓隶属于腹足纲(Gastropod)后鳃亚纲(Opisthobranchia)裸鳃目(Nudibranchia)的海牛科(Dorididae),而我们常说的海兔则属于后鳃亚纲的无楯[shǔn]目(Anspidea),它们只能算亲戚。
海蛞蝓通常指后鳃亚纲的物种,随便拿出来一个都是萌物。比如这是囊舌目的Costasiella kuroshimae。图片:Randi Ang / Shelter from the Storm
无楯目和裸鳃目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不具有裸鳃,比如这只书纹管海兔。图片:Diving 4 Images
另外,这里的“海牛”和海洋哺乳动物海牛一点关系都没有,只是因为它们长在背侧前部的一对嗅角像牛角,就因此而得名。
西印度海牛:刚刚是谁叫我? 图片:Masterimages.org
今日主角:没有啦,是叫我。绘图:翼狼Elang
在我们的印象中,碎毛盘海蛞蝓应该就是黑白配色,但事实上,它们多为深黄色到深褐色,只有少数是黑白配。它们体侧的颜色在嗅角处和鳃处稍浅。另外,碎毛盘海蛞蝓身体背侧还分布有许多小黑点,这些小黑点实际上是由针状结构包围的感觉乳突,能起到一定的感觉作用。
黄色的我才是真的我。图片:YouTube
别看我萌,其实我很毒!
或许看到现在,你都无法将这个萌物同鲍鱼、田螺等腹足纲动物联系起来,那么我们就把它翻个面好了。噔噔!翻过身之后,碎毛盘海蛞蝓就再也隐藏不住自己身为腹足纲动物的真面目——它们同样拥有宽大的肌肉质腹足,足上具有的单细胞粘液腺可以分泌粘液,使它们可以让身体向前滑动。在腹侧的前端还长有一对触角;这两根触角中间凹陷处是它们的口,其中长有许多小的、角质齿组成的齿舌,用于刮取它们爱吃的海绵。
碎毛盘海蛞蝓的腹面及背面观。图片:Baba K./Journal of the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1938)
虽然属于腹足纲,但碎毛盘海蛞蝓的壳已经消失。失去了坚硬贝壳的保护,要想活命当然要另寻他法,于是,它们打起了食物的主意。裸鳃目的食谱包括海绵、海鞘、珊瑚、多毛类、苔藓虫等。
碎毛盘海蛞蝓同属的J.funebris正在取食一种海绵。图片:seaslugforum.net
在摄食的过程中,它们有的食性专一,喜欢摄食含有某种化合物的食物,并从食物中累积毒素,用作化学防御(如舌尾海牛科Glossodoris属的软体动物,喜食含有scalarane型化合物的海绵,scalarane型二倍半萜对鱼有毒,还能让动物拒食);有的将食物中的一些次生代谢产物在体内进行生物转化,产生更有效的拒食剂;部分种类还可以合成一些化合物来自保(如海牛科Archidoris属的软体动物,可自身合成二萜甘油酯,既是拒食剂也能毒鱼)。所以,想开口问“能好怎”的同志们,你们心里应该有答案了吧?
再看,再看你就把我吃掉。图片:geyserofawesome.com
萌物?腐物?
碎毛盘海蛞蝓是雌雄同体,在体内同时拥有雄性和雌性两套生殖系统。它们欢(yín)乐(luàn)的亲戚无楯目海兔们交配场景混乱,通常是NP,N大于等于2,并因此形成一个交配链——此时第一只海兔和最后一只海兔只担当雌性或雄性,而中间的海兔则同时担当雄性和雌性。与海兔相比,碎毛盘海蛞蝓交配时是十分秩序井然的。它们的阴茎上没有倒刺,不必一定争一个“攻”出来,而是重在参与,大家都有当雄♂性的机会。
数只海兔交配时形成的交配链mating chains。图片:seaslugforum.net
三只海兔交配示意图。图片:env.go.jp
当两只碎毛盘海蛞蝓在海中相遇,一拍即合决定交配,之后大家各自友好地伸出右侧体壁,用长长的阴茎交接刺相互使对方受精,然后各自合衣离去。随后,它们各自将长长的卵带产在岩石或海绵周围,等待新生命的诞生。
碎毛盘海蛞蝓的交接刺。图片:Camacho-García Y E / Journal of Molluscan Studies(2008)
一对正在不可描述的J. funebris。图片来源见水印
这样看似温和的繁殖方式其实付出的代价巨大。为了支持两套生殖系统同时正常工作并持续地产生精子和卵子,海蛞蝓们必须储存足够的能量。所以裸鳃目的海蛞蝓只可能出现在那些食物丰富的地区,这使它们能够摄取足够的能量以负担庞大的能量消耗。
J. funebris在礁石间产下卵带。图片:seaslugforum.net
那么多那么多那么多海蛞蝓,到底谁是谁,这里有张地图帮你检索,点击图片能放大:
嗯,今天的主角碎毛盘海蛞蝓只是左下角“裸鳃类”中的一个种而已。至少你能记住:背上“开花”的就是裸鳃类。制图:@千野youko
又到周末~今天的第二篇文章,是关于这只蠢萌海兔子的猛犸故事。记得看。
物种日历
微信号:GuokrPac
有萌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有话想说?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来留言吧
日历娘今日头像
海牛科 日本石磺海牛
本文来自果壳网,欢迎转发,谢绝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sns@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