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几维鸟:差一点登上国旗的“猕猴桃”

几维鸟:差一点登上国旗的“猕猴桃”

物种日历

如果有一天新西兰人统治了地球,那么世界第一线上百科全书一定会改叫“Kiwipedia”。新西兰人热爱几维鸟是出了名的,就连自我介绍的时候,也爱说“I’m a kiwi”,而不是“I’m a New Zealander”。新西兰合议改个国旗,还有带着几维鸟图样的国旗参选。

新西兰的国鸟是几维鸟,而猕猴桃因为长得和它相像,所以被叫做kiwi fruit,荣升为新西兰的国果。那么,国花呢?反正我没有听说过什么kiwi flower。什么,你说西兰花?

新西兰的超级萌物

好了言归正传。几维鸟是无翅鸟科无翅鸟属下五种现生鸟类的统称,北岛褐几维brown kiwiApteryx mantelli)是其中之一。

北岛褐几维。图片:Tui De Roy / Minden Pictures

另外四种几维鸟分别是:

南岛褐几维 tokoeka(A. australis

欧加里托几维 rowi(A. rowi

大斑几维 great spotted kiwi(A. haastii

小斑几维 little spotted kiwi(A. owenii

上个世纪末,北岛褐几维和南岛褐几维被看做不同分布地的同一个种。然而最新的遗传学证据表明,它们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种。

这是南岛褐几维 tokoeka。图片:Allie_Caulfield / wikipedia


不会飞是有原因的

分类学上,几维鸟属于平胸总目(Ratitea),它们的胸骨之上不具供胸肌附着的凸起——龙骨突,因而没有足够的力量像别的鸟类一样飞行。我们熟知的鸵鸟就属于这个目。

在不能飞这件事儿上,几维鸟比其它平胸鸟类有更多的理由:它们的翅膀严重退化,留下的痕迹被埋在羽毛中,完全看不到;它们的羽毛柔软得像哺乳动物的毛一样,同时也没有像鸟类一样的廓羽。

新西兰偏居一隅,岛上有众多不会飞的鸟,许多为本国独有,包括鸮鹦鹉(Strigops habroptila)、南秧鸟(Porphyrio hochstetteri)等。在人类登上新西兰岛并带来哺乳类猎食者之前,新西兰的肉食者一直是鹰类不飞并且躲进树丛的策略更有利于众鸟从鹰爪下逃命。于是经过环境的选择,岛上一些鸟类向着不飞的方向演化。

南秧鸟。图片:Mark Carwardine / Minden Pictures

有人把几维鸟和鸭嘴兽一起归为物种演变过程中过渡的物种,因为几维鸟有些方面太像哺乳动物了。除了柔软细密的羽毛外,它还具有低于绝大多数鸟类而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体温,比大部分鸟类多出了一个卵巢。它的腿骨内有骨髓,异于大部分鸟类的空腔骨骼,而近似于哺乳动物骨骼。而且,几维鸟还是世上唯一鼻孔长在喙顶端的鸟。

毛利人的kiwi传说

原住民毛利人传说,森林圣火把几维鸟的羽毛都烧焦了,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它们的名字“kiwi”也是毛利人给取的,因为几维鸟叫声高亢尖锐,音同“kiwi”。一个小眼睛短翅鸟这样叫当然是很萌的,但新西兰人自称“kiwi”,这显然有卖萌嫌疑。

投以鄙夷的小眼神(大雾)。图片:Tui De Roy / Minden Pictures

毛利人与几维鸟渊源颇久。他们认为几维鸟受森林之王——塔尼玛胡塔(Tane Mahuta)的庇护,古时会举行类似于祭祀仪式的捕猎几维鸟的活动,被捕获的几维鸟的毛与亚麻一起,编织成一种叫做“Kahu-kiwi”的神圣斗篷。

斗篷常专属于酋长,是荣誉的象征。当今毛利人仍在举行这种仪式,不过只有自然死亡或意外被车撞死的几维鸟羽毛才能制作斗篷。在新西兰的马路上,你经常能见到一些注意几维鸟的标牌,这不是卖萌,而是告诉你:几维鸟出没,开车留心点儿。

新西兰最重要的学府奥克兰大学,校徽上有几维鸟的图案。图片:cogdogblog / Wikimedia Commons


白天夜晚超不一样

几维鸟眼睛小,视力不佳,五米外雌雄莫辩,十米外人畜不分。它们白天经常撞墙撞树,但到了夜里,就像换了一只鸟。这些看上去呆呆的家伙不仅夜视能力好,而且嗅觉发达,在鸟类中居次席,略逊于秃鹰。它们依靠着长嘴和顶端的鼻孔拣食蚯蚓、蜘蛛、昆虫等等,一抓一个准。一些好吃的植物果实也不会放过(不过,并不包括猕猴桃)。

探寻食物中。图片:Tui De Roy / NPL / Minden Pictures

鼻孔长在顶端虽然能提高嗅觉能力,但嘴扎进土里取食的方式,使得几维鸟鼻孔常常被泥土塞住,它没有手去抠,只能通过剧烈呼气喷出鼻子里的泥土。有时候几维鸟还会改善伙食,曾有报道几维鸟捕食小龙虾和鳗鱼。

当然,它们也会被其他物种所捕食。几维鸟遇敌时以呆萌取胜——会突然定住,一动不动,当天敌质问“你瞅啥”或注意力分散时,它们便迅速逃跑。由于新西兰原本没有什么厉害的夜间杀手,这套“瞅你咋地”策略颇为有效,但是碰到了见过世面的猫、狗、鼬,几维鸟就只能感叹“既生瑜何生亮”了。为了保护这些濒危的鸟类,新西兰政府不得不出台法规条令,让居民控制宠物猫的夜行时间。

瞅啥?(设计对白)图片:Tui De Roy / Minden Pictures

据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介绍,其实几维鸟远不像看起来那样憨厚笨拙,同类几维鸟间经常会因争夺领地而用锋利的爪子互殴,甚至在面对入侵领地的饲养员也毫不畏惧地采取“hit-and-run”战术,踢完就跑,消失在灌木丛中。

挖洞造巢,孵雏鸟

在婚配制度上,几维鸟选择一夫一妻制。一家人其乐融融,最大的爱好就是喜欢盖房子,有些几维鸟家庭在活动范围内,会挖几百个洞当巢穴。成熟的几维鸟雌鸟和鸡差不多大。但是它们产出的蛋,重量差不多有雌鸟体重的三分之一只比鸵鸟蛋小一点点,与鸸(ér)鹋(miáo)蛋大小相当,看看下面这张图你就知道了。

和其他鸟蛋相比,你就知道这几维鸟蛋有多大了。图片:Zureks / wikipedia

几维鸟蛋的蛋黄比例占到60%,远高于通常鸟类的30%~40%。刚出生的小几维鸟有一个很大的外部卵黄囊,这提供了雏鸟在出生后一周的营养。

事实上几维鸟虽圆却不肥,如果你看到特别肥胖的几维鸟,有可能是怀着超大鸟蛋的几维鸟妈妈。要生这样一个巨大的蛋,母亲要吃平时几倍量的食物,同时为了保护蛋,走路时双腿要岔开,“与蛋同宽”,真是非常辛苦的孕妇了。雄性的北岛褐几维鸟和小斑几维鸟会承担全部孵化工作,而其他种类的几维鸟则双亲轮流孵化。北岛褐几维鸟每窝产两个蛋,每年要产蛋两至三窝,是几维鸟中年产蛋最多的。

几维鸟妈妈与超大的蛋。图片:Tui De Roy / Minden Pictures


为什么蛋这么大?

几维鸟为什么要产如此巨大的蛋?有假说认为,在人类登陆新西兰之前,岛上几乎没有窃食蛋的哺乳动物,而更大的蛋拥有更多的营养和更高的成活能力

也有人认为,几维鸟的祖先体型很大,在后来的演化过程中变小,而蛋却仍保留了原始的大小。通过对平胸目进行基因组和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人们发现,一度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现已灭绝的象鸟科(Aepyornithidae)是几维鸟最近的亲戚。象鸟科的成员是世界上最大的鸟,蛋也是最大的蛋,可以重达8公斤。

已经灭绝的象鸟。图片:Monnier / wikipedia

为了解释这一事实,最新的假说提出,象鸟和几维鸟的祖先,原本共处于一片超级大陆上。这片大陆称为冈瓦那大陆,存在于5.73亿至1.8亿年前。在漂移过程中,马达加斯加岛首先分离了出去,隔离了象鸟。而后几维鸟的祖先迁徙到了更靠南的地方,在新西兰“岛”分离之前到达。由于新西兰已有大型的陆生鸟类——恐鸟科(Dinornithidae)存在,几维鸟无法与之抗衡,只能缩小体型,在夜里活动,最终变成了今天的几维鸟。

小小的生命面临危险

基因组数据库显示,几维鸟群体基因变异较少,多样性低,基因家族相对单一,这对几维鸟种群的存续产生了威胁。为此新西兰政府采取了行动,开展几维鸟的保育工作,他们建立了保育中心控制捕食者的活动,还在野外建造了许多木质小巢,供几维鸟居住。

Otorohanga繁育中心,工作人员正把几维鸟蛋壳从孵化箱里拿出来。图片:Tui De Roy / Minden Pictures

前几年,两只非常罕见的白色几维鸟在布鲁斯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中心出生,白色几维鸟只有在双亲均具有隐性基因时才可能产生,新西兰人民举国振奋。然而悲剧接踵而至,这两只“白雪公主”尚未满月,就在保护区内被“神秘杀手”杀害。根据作案现场的情况,专家推测凶手很可能是随着人类入侵新西兰的鼬。同时遇难的还有五只毛色正常的北岛褐几维,凶杀案就发生在保育人员的眼皮底下。

人工孵育的几维鸟。图片:Christophe Courteau / NPL / Minden Pictures

在人类的密切监视之下,几维鸟的命运尚且如此,我们不得不为更多的几维鸟宝宝担忧。事实上,95%的几维鸟在成年之前,就被猫、白鼬等随着人类登陆新西兰的猎手杀害了。一个世纪之前,新西兰的几维鸟数量以百万计,而如今,北岛褐几维的种群数量估计只有35000只上下。人类的活动对于几维鸟的影响,实在是令人胆寒。

不过好消息是,从整体上看,新西兰的保护措施正在逐渐奏效,几个保护区内的几维鸟数量有显著的增长。愿它们生生不息。

本文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幽。


圆滚滚滚滚

鸮鹦鹉

兔狲

九带犰狳

弓头鲸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GuokrPac@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20-04-0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