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古人如何过春天,手里的自嗨锅顿时就不嗨了
转眼间,又是人间四月天了。原本步调不一的祖国南北,也终于在和暖春风的吹拂下,逐渐达成了默契的一致。春风催开百花,也唤醒了我们内心深处对于这个季节的热望,万物欣欣向荣的日子里,似乎无论怎么度过,都会辜负这人间的好时节。
春花丨拍摄 呲呲
那么何不探寻前人的智慧呢?岁月自有庄重,对于春天怎么过这个话题,前人早已拿出了各自的方案。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是苏轼的诗。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这也是苏轼的诗。
“烂蒸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这还是苏轼的诗……
总之一到春天,苏轼有点像刚从冬眠中醒过来的小熊,和万物苏醒的大地一道,神情激动,满心欢喜。
诗里提到的都是好东西。
正在长的笋丨拍摄 呲呲
蒌蒿即藜蒿,也叫芦蒿的,“是(一种)生于水边的野草,粗如笔管,有节,生狭长的小叶。”它的茎叶很细嫩,嫩得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掐出春雨来。“春初水暖,沙洲上冒出很多紫红色的芦芽和灰绿色的蒌蒿,很快就是一片翠绿了。”在小说《大淖记事》里,汪曾祺这样写到。藜蒿中通外直,远看很像玉簪,因此我觉得它的颜色应该是“脆”,而不是“翠”的。藜蒿绿得让人光是看看,就会垂涎。
蒌蒿 | 中国植物图像库 拍摄 徐永福
宋代《山家清供》里记载了蒌蒿的做法。“嫩茎去叶,汤灼,用油、盐,苦酒沃之为茹。或加以肉燥,香脆,甚可爱。”凉拌极大程度地释放了蒌蒿的香气,却以损失口感为代价。因此若能与肉同炒,则别有一番滋味。
蒌蒿炒肉,肉的润泽与蒌蒿的脆爽密切配合,颇有小说创作中反衬的效果,也有做甜品时加少许盐以凸显甜味的妙然心会。蒌蒿的香气很特别,用汪老的话来形容:“感觉就像是春日坐在小河边闻到春水初涨的味道。”
芦蒿炒肉丝丨豆果美食网网友京伶爱家
春天雨水大,春雨一夜,嫩笋一寸。我猜“雨后春笋”源自某个雨后清晨的惊喜探查。“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在《春笋》一诗中说的正是这样的经历吧!《尔雅》里也说:“笋,竹萌也。”
笋丨拍摄 樊北溟
竹笋耐看,也经吃,面对这么萌萌哒的东西,唯有变着花样地吃光,才是最大的敬意。
“置之炊甑中,与饭同时熟。紫箨坼故锦,素肌擘新玉。”在吃笋这件事上,白居易绝对是个行家。谁也没想到,他居然把林中鲜吃出了腊味饭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竹笋的草酸含量不低,吃前需焯水脱涩,以提升口感。
油焖笋也能配3大碗米饭丨拍摄 呲呲
“三春荠菜饶有味,九熟樱桃最有名。”(郑板桥)
荠菜的吃法太多了,做馅、煮汤、凉拌、炒年糕……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烹饪荠菜的兴趣,似乎从来就没有减少过。
“君若知其味,则陆八珍皆可鄙厌也。”(苏东坡)
苏东坡从不掩饰自己对于荠菜的偏爱,在他看来,纵是生猛不易得的走兽飞禽,也未必可以和俯拾即可取的荠菜媲美。
“日日思归饱蕨薇,春来荠美忽忘归。”(陆游)
荠菜的鲜美,鲜掉了眉毛,鲜得使人暂时卸下忧烦和疲惫,短暂地忘归。
凉拌荠菜丨豆果美食网网友Red_衡妈
在很多地方,人们还有三月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惯。“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辛弃疾)荠菜花小而白,在繁花朵朵的春天里,它开得很慎重,甚至有些不起眼,然而这份小心翼翼的情致,却十分惹人怜爱。鸡蛋洗净,带壳与荠菜同煮,翠绿配瓷白,拙朴讨喜,总能给人一种很朴素、很踏实的感觉。
荠菜煮鸡蛋丨豆果美食网网友不愿下楼的猫
很早就背过“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的诗句,我还记得书下注释写的是:沃若,润泽的样子。然而真正识得桑叶的润泽滋味,却是到了广东。“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陆游)桑叶细嫩柔软,取顶端最嫩的部分,与切丁的皮蛋、蒜泥、火腿等做成上汤桑叶,最为相宜。
上汤桑叶丨豆果美食网网友missamy929
“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诗经》 《谷风》)
“苦苣针如刺,马齿叶亦繁。青青佳蔬色,埋没在中园。”(杜甫)
“去年举君苜蓿盘,夜倾闽酒赤如丹。”(苏轼)
“韭苗香煮饼,野老不知春。”(黄庭坚)
还有红楼梦里宝钗和探春拿出五百钱打发下人去买的油盐炒枸杞芽……春天是最不需要据案大嚼的,春天的乐趣,恰在对山肴野蔌的发现之间。苦苣、马齿苋、苜蓿、韭、豌豆苗……蔬菜的名字前被冠以“时”字,所谓“时蔬”,体现的恰恰是古人“适食而食,不时不食”的时间智慧。
春韭炒豆芽丨豆果美食网网友Ann小叶子
《随园食单》里,对时蔬的记录就更多了:
“取芥心风干、斩碎,腌熟入瓶,号称“挪菜”。”
“取春日台菜心腌之,榨出其卤,装小瓶之中,夏日食之。风干其花,即名菜花头,可以烹肉。”
“炒台菜心最懦,剥去外皮,入蘑菇、新笋作汤。炒食加虾肉,亦佳。”
“菠菜肥嫩,加酱水、豆腐煮之。杭人名“金镶白玉板”是也。如此种菜虽瘦而肥,可不必再加笋尖、香蕈。”
“马兰头菜,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
……
菠菜豆腐汤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媚娘小厨
其实,吃时蔬的乐趣并不只在于时蔬本身,而在于以细小的方式努力书写和记住点什么。春日迟迟,在变化的时间里寻得一些不变的感受,努力过得安稳而知足,便是向往的生活了吧。
俗话说:“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以鲜花入馔,哪怕光是想想,都很奢华。云南人为我们提供了现代人食花的范本,古人又是如何做的呢?
“玉兰花馔。花瓣洗净,拖面,麻油煎食最美。”明代王象晋在《二如亭群芳谱》中介绍了油煎玉兰花的吃法。单看介绍,这种吃法颇似日料里的天妇罗,只是不知油香掺杂了花香后,彼此的馥郁还纯粹否?
香炸玉兰花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喵不会喵
“迎春花馔。迎春花热水一过,酱、醋拌供。”清人顾仲在《餐芳谱》中,为迎春花开出了凉拌的“方子”。凉拌迎春花的滋味如何我并不知晓,但是从配色的角度去想象,估计并不会差。迎春花开得灿黄而热烈,辨识度很高。只是作为花期较早的“春之声”,谁又忍心将它悉数据为己有,变成盘中餐呢?
玉兰花馔、迎春花馔如今早已封存在书中,藤萝饼倒是在北京的老式饽饽铺中偶能觅得身影。紫藤萝让人觉得亲切,相信很多人仍然对宗璞的《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留有印象吧。紫藤盛开的时节,藤花累累,缀满亭间,如云、似瀑,用这么浪漫的花做饼,实在别有一番风味。藤萝饼和玫瑰花饼很像,都是以花瓣做馅儿,甜口,有花香。清末的《燕京岁时记》对它也有清晰的记载:“三月榆初钱时采而蒸之,合以糖面,谓之榆钱糕。以藤萝花为之者,谓之藤萝饼。皆应时之食物也。”
这是用藤花做的藤花饼丨拍摄 樊北溟
除了油炸、凉拌、做馅,古人还会用鲜花做鲜花粥。《山家清供》中说,当时的人们会将梅花瓣或荼蘼花片与煲熟的白粥同煮。味道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单用雪水煮、用甘草汤焯一项,倒很是风雅呢。
玫瑰花粥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寓吃于乐-味在关东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在春天里宴饮,是季节里的庄重感。《大雅》里有“其肴维何?炰鳖鲜鱼。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的记录,贺知章在《答朝士》里有“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莼菜乱如丝”的描摹,李白在《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里有“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的书写……
“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在每一天里珍重,是对自己最大的慷慨。张志和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心心念念,陈与义有“四月江南黄鸟肥,樱桃满市粲朝晖”的眼前一亮,苏东坡有“清明时节江鱼鲜,恣看收网出银刀”的食指大动……
正当季的樱桃丨图虫创意
尽管隔着隆隆的岁月,透过这些文字,我们仍然可以想象当年热闹的生活样貌。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菜肴,春天里还有一些主食,颇有些季节限定的味道。
“葱羹麦饭两相宜,葱补丹田饭疗饥。”朱熹在诗句中提到的这种麦饭,顾名思义,是一种区别于稻谷的主食。
芹菜叶麦饭丨豆果美食网网友月色家的小厨房
清末的《素食说略》里对麦饭做了解释:“秦人以菜蔬和干面加油、盐拌匀蒸食,名曰麦饭。”麦饭最初或许是人们果腹的一种方式,如今却作为一种独特的风味被保留了下来。
槐花、苜蓿、榆钱、茼蒿,甚至是莴笋的叶子,都可以拿来做麦饭。面粉也并不局限于小麦粉,玉米面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槐花麦饭丨豆果美食网网友妖妖~
除了麦饭,杜甫的“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曹雪芹的“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也是能让我每每读到,都会狂咽口水的诗句。菜香搭配着饭香,嗯,是幸福的味道了。
宋朝人还有在花下饮酒的雅趣。《曲洧旧闻》中记载:“宋代蜀公(范镇)居许下……前有荼蘼架,高广可容数十客,每春季,花繁盛时,燕(宴)客于其下。约曰:‘有飞花堕酒中者,为余浮一大白。’或语笑喧哗之际,微风过之,则满座无遗者。当时号为‘飞英会’,传之四远,无不以为美谈也。” 众人围坐于花架下,花瓣掉落在谁面前的杯子里,谁就一饮而尽。有时人声嘈杂,微风过处,花瓣漫洒,在场的每个人都欣然举杯,尽情欢饮。相比于击鼓传花的刺激和喧嚣,这种静候花瓣飘落的从容,真是一种与天地同声共气的大自在呀!让人如何才能不心生向往?
在这样的环境里饮酒相聚,也是另一种享受丨图虫创意
“像三月的风扑击明亮的草垛,春天在每个夜晚数她的花朵。”顾城在诗里这样写到。赞美春天不是诗人们的专属,寻味春天也该不是古人的专利,希望大家都能在生活的间隙寻到春天的美好。
如果错过这个春天,那就相约明年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