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是甜品界秘密最多的单品了!
有人说吃懂泡芙,是法式甜点的入门考验。
虽说是法式甜品,但泡芙在国人印象里并不陌生,曾经是各大商场风靡的前浪(填满饱满内馅的大颗泡芙,一口一个的迷你版小泡芙),近几年的网红后浪(小众甜品店里,考验创意搭配的彩色闪电泡芙)。总是让人不禁疑惑,到底哪一种才是正宗的泡芙?
其实,泡芙大概是甜点届秘密最多的单品,外形成谜,内馅成谜,甚至老家都成谜。
图丨图虫创意
01
泡芙的身世之谜
/ 法式甜品的老家竟然不在法国! /
虽然被奉为法式甜品的经典,但泡芙真正的血统源于意大利。
1533年,佛罗伦萨名门望族美第奇家族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嫁到了法国,她的丈夫也是未来的国王亨利二世。身处异国,如果时常吃到家乡味道还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思乡情的。担心自己无法适应当地口味的凯瑟琳带了一批意大利厨师一起来到法国。
凯瑟琳·德·美第奇丨wikipedia
经过了7年的法国生活,1540年,她带来的一位名叫Pantanelli的厨师发明了一种新的甜品。这种甜品被命名为pâté à Pantanelli,也被认为是当今泡芙的雏形。
泡芙的下一代创作者名叫波佩利尼Popelini。在波佩利尼的手中,泡芙的配方被持续优化,泡芙也更名为pâte à Popelin。
时间线来到18世纪,一位名叫Avice的糕点师,继续创作,泡芙才有了更接近现在的形态。因为泡芙的外形非常像卷心菜,所以他将食谱命名为Pâte à Choux。
很多人以为泡芙就是英文的Puff,但在学术范围里Puff pastry指的是起酥类点心,比如牛角包,国王饼。而泡芙甜点的真正英文是Choux pastry。
天鹅造型的泡芙Pâte à Choux丨Flickr / Foodista
作为法国的经典甜点,泡芙地位非凡,想要考取甜点师国家证书,泡芙是一个的必考项目。而我们熟悉的泡芙,其实很多灵感来自于我们的近邻——日本。
相传在幕府时期,一个甜点师从遥远的法国带来了泡芙的配方,而日本当地的和菓子匠人,将泡芙根据日本人的口味进行改良,经过多年的试验,泡芙也已经荣升日本的国民甜点。
“泡芙”这个词,在日语里叫シュークリーム,是一个英法结合的词汇。クリーム来自英语 cream,而シュー来自法语chou,也就是是卷心菜。在日本,泡芙又有了无数变种。
图丨marche.otoriyose.net
所以,如果概括泡芙的身世,大概就是意大利血统,法国出生,寄养在日本。
02
内馅成谜
/ 泡芙的“心”思你别猜 /
毋庸置疑,泡芙的灵魂伴侣一定是卡仕达酱了。
卡仕达酱是所有甜点奶油酱中的基础,用到的也是基础材料,但是却以最简单也最困难的特点,在甜点界让众多初学者闻风丧胆。
它的原料非常简单,只有糖、蛋、牛奶、香草豆荚和少量淀粉,但是每一个原料又充满变量。单是淀粉的选择,不同种类的淀粉理想煮制温度都在82℃—92℃之间不等。
如果温度把握不准,在制作过的时候也没有使劲搅拌卡仕达酱,或者冷却的时候偷懒没有封保鲜膜,卡仕达酱都会有结块出现,影响口感。
卡士达酱丨marmiton / robin_17045225


闪电泡芙


修女泡芙


泡芙塔

巴黎车轮泡芙

古杰赫泡芙

日本泡芙派

泡芙冰激凌

Monteur 牛奶鸡蛋泡芙

泡芙这种东西看着就好吃呀!
跟着《黑神话:悟空》吃山西,第一站就香迷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