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Elizabeth Preston)在“team(团队)”这个单词里可没有字母“I(我)”,但是在“championship(冠军)”里,“I”却出现了两次。有意思的是,在对长达9个赛季的NBA比赛进行分析之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与此微妙对应的现象:当篮球运动员向冠军发起追逐时,他们会表现得更自私。原因很简单:这些粘球的球员可能怀揣着这种想法:他们的每一次进球,都能让自己明年拿到的薪水更高——而事实也正是如此。
2014年的NBA季后赛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球星们会更愿意为队友送出助攻,还是持球单干?图片来源:weibo.com
这项研究由巴黎高等商学院的埃里克·乌尔曼(Eric Uhlmann)和华盛顿大学福斯特商学院的克里斯托弗·巴恩斯(Christopher Barnes)负责展开。他们仔细研究了2004至2013年间30支NBA球队的数据,从常规赛到季后赛——除了悲催的明尼苏达森林狼队自2004-2005赛季起就一直无缘季后赛。
研究者通过计算助攻与进球之比来衡量每场比赛的合作程度,这样比赛得分的高低就不会左右评估结果。他们同时也控制了在比赛中队伍的失误次数,使得对手强劲与否也不会对评估结果造成影响(这点稍后将作进一步讨论)。乌尔曼和巴恩斯发现,当对常规赛和季后赛的情况进行比较时,球队合作度在季后赛有所下跌。常规赛时,每次投篮命中所对应的平均助攻次数要显著高于季后赛时。
综观各队的战绩,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季后赛中合作程度更高的队伍也更容易获胜。然而,这样的关系却并没有在常规赛中显现出来——研究者在论文中表示,这让人“始料未及”。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当球队面对更强悍的防守(正如他们在季后赛中所面临的那些)时,球员在场上传球的机会并不多。面对强硬的防守时,球员们可能不得不比平时更加依赖于,比方说,一个人硬扛众多防守后费劲地上篮。乌尔曼说,他和巴恩斯用失误数对“比赛强度”指标进行控制。不过,防守也能迫使对方在不造成更多失误的情况下改变其打法。
不管是出于实用性考虑还是出于自私,又或者兼而有之,当比赛变得更为重要时,球队的助攻的确就变得更少。这也使得球员的薪水在接下来的赛季中有所差别。乌尔曼和巴恩斯将球队配合情况具体到个人层面,统计单个球员的助攻和得分。在对上场时间和球员是否司职中锋进行控制之后,(如果你正在考虑改变职业生涯的话,这是收入最高的位置),研究者比较了他们数据库中131名非新秀球员在头两年的薪水。
他们发现,球员每进一次球,他来年的薪水就会提高大约22000美元。但是每送出一记助攻,却会断送他约6100美元的未来薪金,因为助攻导致他得分的机会变少了。
“得分”意味着“加薪”这样一笔经济账,并不只有出身哈佛经济学系的林书豪才懂。图片来源:iqzq.com
乌尔曼和巴恩斯(分别是足球迷和篮球迷)希望更多地了解运动中的利己主义。 “我们对团队合作和‘独食’的感染性有多强尤其感兴趣”乌尔曼说,“如果一个球员注意到他的队友们都表现得很自私,他会不会也打得更独呢?”他们也很好奇,“独食”是否会受到惩罚——队友会不会不给这些人传球呢?
另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在其他国家和文化中,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在更高的利益面前,其他国家的球员也会打得更加自私么?女子运动的情况又是怎样的?研究者在文章中指出“女性比男性更加注重关系”,因而更可能持续地保持团队合作。当然,在WNBA打比赛的女球员,工资要远远低NBA球员。在“工资帽(salary cap)”(每支球队每个赛季能用来支付球员的工资总和)这个词里,可真的没有“I”。
编译自: Elizabeth Preston. Basketball Teams Play More Selfishly During Playoffs. Discover Magazine
文章题图:sportspageonline.files.word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