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离婚率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就呈下降趋势,虽然有时会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产生波动。那么经济不景气对离婚率的影响如何呢?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社会学家飞利浦·科恩(Philip Cohen)对美国社区调查(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数据的一项分析显示,经济不景气时期,离婚率反而会下降,研究论文[1]将于下个月发表在《人口研究与政策评估》(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上。
此前有多个理论提出,经济不景气时离婚率会提高。经济窘迫可能会增加婚姻生活的压力,加剧婚姻矛盾,提高婚姻瓦解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在男方失业和低收入的情况下,后果会更加严重。此外,无法偿还贷款导致房屋被没收、工资下降、工作变动等因素也会带来类似的压力。然而,通过对2008年-2011年间的美国全国离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经济萧条也有可能会降低离婚的发生率。
中国有种说法认为,“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但这次的研究却显示,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离婚率反而下降了。图片来源:themarriageandfamilyclinic.com
发生在2007年的全球经济危机在世界范围内都造成了很大影响。研究者指出,2008年内的离婚案例因为是发生在经济冲击开始后的头12个月间,所以这些离婚决定很有可能都是在经济危机全面爆发前做出的;而2009-2011年间的离婚案例则更多地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影响,所以对这两个时期离婚率的比较和分析有助于了解经济不景气对离婚风险的影响。
科恩选择了受调者中20岁以上,并在受调查1年之前已经居住在美国国内的女性作为分析对象,总人数约28万。纳入考量的被调查者个人信息包括年龄、婚姻持续时间、教育水平、人种/民族等信息,这些因素都与离婚率相关。而国家层面的影响因素包括失业率和房产没收率,二者是反应经济萧条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离婚率在2009年急剧下降,从2008年的每1000名结婚妇女中有20.9人离婚降至19.5人。在2009-2011年间,离婚率累积降低了4%,离婚案例比预期少约15万宗。而2011年以后,离婚率又回到了预期标准。研究者分析认为,一方面,在失业或者房屋贬值的情况下,会让离婚所需要的花费看上去更高昂,导致“离不起婚”;另一方面,窘迫的生活状况可能会让夫妻双方把矛盾暂时放下,而团结起来共同渡过难关。不过,在失业率较高的州,离婚率并没有明显提高,但房屋没收率的提高却与离婚率的提高相关。
此外,分析还获得了一些与已有研究相符的结果,包括婚姻持续时间越长,离婚率越低;二婚或者三婚的离婚率比初婚高得多;大学毕业生的离婚率比只有高中甚至更低学历的人要低,而大学肄业的人离婚率最高;印第安人和黑人的离婚率比非拉丁裔白人要高。
补充分析表明,经济状况对离婚率的影响可能因教育水平而不同。具有大学学历的人的离婚率与失业率呈负相关,而与房屋没收率呈正相关。科恩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分别对不同社会阶层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编辑:球藻怪)
参考文献:
- Cohen P N. Recession and Divorce in the United States, 2008–2011[J]. Population Research and Policy Review,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