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掉你的工作吧!来当全职蟒蛇猎人!”
2017年4月4日,南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区的“缅甸蟒挑战赛”又开始了。才开赛一天,尼古拉斯·巴诺斯和伙伴就捕杀了一只4.5米长、65千克重的缅甸蟒(Python bivittatus)。制服这条大蟒可不容易,它攻击性强、速度快,会爬树能钻水。巴诺斯的脸险些被咬到,而他伙伴的手被咬了好几口。不过最终成功捕杀了它,巴诺斯和伙伴可拿了不少奖金。
本次挑战赛由佛罗里达州鱼类和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FWC)组织举办,给参赛者发钱。参赛者“培训上岗”,捕杀的缅甸蟒越多越大,拿的钱越多。
尼古拉斯·巴诺斯(左)和同伴与被捕获的蟒蛇合影。图片来源:Daily Mail
缅甸蟒广泛分布在东南亚雨林地区,在IUCN红色名录里,被列为易危物种(VU)。而在中国,野生缅甸蟒更是被列为了国家一级保护物种。怎么到了美国,捕杀它们还能拿奖金?
答案很简单:它不属于这里。
外来物种找到了天堂
大沼泽地公园区域广大,气候适宜,缅甸蟒躲藏着茁壮成长。图片来源:fox6now
20世纪80年代,缅甸蟒就在美国大沼泽地国家公园亮相了,2000年之后被认定为当地繁殖群体[1]。大多数科学家估计,如今,有3000-300000条缅甸蟒占据着南佛罗里达州(因为其低可检测性,数量估计较为困难)[2] ,缅甸蟒找到了完美栖身地。
作为一个外来物种,成年缅甸蛇的个头很大。在佛罗里达州,它们除了人类和美国短吻鳄(Alligator mississippiensis)(有时候连这俩都会成为缅甸蟒的午餐),没什么天敌。虽然幼体相对来说弱一些,但是仍然比当地大多数动物体型大,并且会快速地赶上成体大小,并不容易被当地动物捕食。不怎么挑食的缅甸蟒,在佛罗里达州可以换着花样吃本地生物。没什么天敌,食物充足,缅甸蟒发挥了超强的繁衍能力——在通常情况下,一条成年雌蟒可以活20年甚至更长,每隔一年产20-50颗蛋——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看到缅甸蟒了吗?如果离个2米远呢?还看得到它吗?图片来源:livingalongsidewildlife
就算人类想捕杀它们,也是相当难的,认不准的话容易误杀当地物种比如东部靛蓝蛇(Drymarchon couperi)、西部菱背响尾蛇(Crotalus atrox)等。就算认得准,缅甸蛇的花色和灵活使得他们很容易在野外伪装自己,找到它们也不容易。这也是为什么举办了挑战赛,FWC还得专门给捕猎者岗前培训一下。
本地物种堕入地狱
几项针对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的研究表示,在缅甸蟒建成种群(2000年)之前,可以频繁观测到哺乳动物,而在2003~2011年,观测到的浣熊的出现频率下降了99.3%,北美负鼠(Didelphis virginiana)下降98.9%,白尾鹿和短尾猫(Lynx rufus)的出现频率则分别下降了94.1%和87.5%。此外,没有观察到哪怕一只兔子。 调查还显示,这种明显的下降趋势和缅甸蟒的出现高度重合。此外,缅甸蟒还很有可能威胁着一些本就濒危的物种,比如当地的顶尖捕猎者、极危(CR)的美洲狮佛罗里达亚种(Puma concolor coryi)(2013年野外的美洲狮佛罗里达州亚种数量大概只有160只)[3]。
极危的美洲狮佛罗里达亚种,同样受到缅甸蟒的威胁。图片来源:Jacksonville
当地人,尤其是住在沼泽地边缘的人,也忧心忡忡,在这种情况下,一只丢失的宠物狗,加一条最近出现在居民区附近的缅甸蟒,就会造成恐慌——是不是缅甸蟒来了?我的宠物狗是不是被缅甸蟒吃了?
2006年9月有新闻称,大沼泽地发现一只被自己的午餐撑破肚皮的缅甸蟒。这条缅甸蟒身长4米,吞食了一只2米长的短吻鳄,人们发现它的时候,短吻鳄的尸体撑破蛇身露了出来。图片来源:nationalgeographic
入侵物种找到了天堂,本地物种却堕入地狱,缅甸蟒只是其中一例。截止2009年,已经有192个外来物种在佛罗里达州建立种群,而南佛罗里达州已经有超过50个外来物种记录在案,其中至少有19个种群可以自我维系。这些外来物种客居他乡,没有束缚,显得十分野蛮:蟾胡鲶(Clarias batrachus)可以在保持潮湿的情况下于水外存活数天,本地的小鱼、鱼和甲壳类生物的卵……它们见什么吃什么,不仅走哪儿吃哪儿,还会向本地鱼类传染肠性败血症;美洲鬣蜥(Iguana iguana)经常在运河、堤坝之类的人造建筑附近挖来挖去,破坏其稳固性,身为食草动物却吃起了双栖螺舌型蜗牛(Liguus fasciatus)等本地蜗牛……这样的例子在佛罗里达州不胜枚举 [4]。
大沼泽地的美洲短吻鳄与日落。图片来源:flickr,Everglades NPS
佛罗里达州已被“大面积感染”
佛罗里达州的生物入侵,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问题。
在佛罗里达州的所有鱼类、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里,有将近26%都是外来物种——这比美国的任何地区都多。这些动物没有自然障碍或者掠食者,在大沼泽地自由繁殖,因此繁殖效率很高。在这里,这些动物长得比原先更大,并且比原栖息地的平均数量多出很多倍。
控制入侵物种每年要花费5亿美元,但是南佛罗里达州的6900平方千米的土地仍旧被“感染”着。
缅甸蟒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因为外形可怕,又吞这个杀那个的,人们给予了很多关注。但其他的外来动物,比如可爱的蓑鲉( Pterois,俗称狮子鱼),或者美丽的紫水鸡( Porphyrio porphyrio),则往往会被当地人低估了危害。
紫水鸡,佛罗里达州的入侵物种之一。1992年安德鲁飓风厚从迈阿密地铁动物园逃出几只,其他还有私人收藏者放生的,现在已经在当地建立物种。它们好斗(即使是在自己的群体中也是一样),最喜欢吃的植物恰巧是当地鱼类的食物。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当然,和缅甸蟒比起来,蓑鲉看起来太温柔可爱了,当人们弃养它们时仿佛就像是一场清新脱俗的“放生”。即便真到了泛滥成灾时,人们也不用担心这个小可爱会吞了自家的宠物狗。
蓑鲉,俗称狮子鱼,小身子大危害。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然而,对于佛罗里达州的生态环境来说,蓑鲉和缅甸蟒一样是恶魔。这种鱼在佛罗里达州的水域里没有天敌,它们游来游去,疯狂繁殖(一条狮子鱼可以每隔几天产出30000-40000个卵子),肆无忌惮的捕食当地珊瑚鱼比如隆投鱼科(Labridae)、虾虎鱼科( Gobiidae),以及具有商业价值的翼齿鲷(Rhomboplites aurorubens)和欧洲川鲽(Platichthys flesus),连身为当地食物链基础的拟河虾科(Parastacoidea)也“流了外人田”[5]。
竟是自己主动?讽刺的佛罗里达州生物入侵
1538年,埃尔南多·德索托(Hernando de Soto)——一位老资格的西班牙美洲远征者——把野猪(Sus scrofa)作为食物引入佛罗里达,这是佛罗里达有记载的入侵动物。
自从16世纪欧洲殖民者定居这里以来,佛罗里达州目前已确定建立起来了123种非本地物种,其中包括约22个非本地淡水鱼类,4种两栖动物,36种爬行动物,12种鸟和18种哺乳动物和31种海洋生物[6]。
阿根廷黑白南美蜥。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佛罗里达州,西部毗邻墨西哥湾,东接大西洋,北靠阿拉巴马州和格鲁吉亚。地理位置和气候使得这里变成外来物种集中地,成为美国的宠物贸易中心,建立起不少野生动物旅游景点。此外,佛罗里达州有三个重要港口,迈阿密港口接收着数以万计的进口热带鱼、两栖动物以及植物。
佛罗里达州。来源:123rf.com.cn正版图片
大部分入侵物种都不是自己“跑来的”,它们或者在流转之中逃逸,或者直接被经销商或饲养它们的主人放生野外。
比如普通猕猴(Macaca mulatta)20世纪30年代被引入佛罗里达州一个中央旅游景点,如今已经在当地建立为一个稳定种群。再比如阿根廷黑白南美蜥(Salvator merianae)的入侵,则可能源于当时其市场价格下跌,经销商像野外放生了手上的“存货”。而前文提到的缅甸蟒,也被很多当地人当作宠物,然后在养不下去的时候丢弃野外。
对于特殊的佛罗里达州来说,在对待外来物种方面,人们实在是有点不谨慎。
反击!佛罗里达州花式移除外来物种
面对这样的现状,佛罗里达州怎么可能不着急呢?
仍以蓑鲉为例,这种鱼虽然在佛罗里达州的水域里为非作歹,但是挡不住它有个致命缺点——好吃。
于是,佛罗里达州政府就呼吁:一起吃了蓑鲉吧!
厨师巴顿·西弗分享蓑鲉的做法时说:“不管是烤、炖还是炒,蓑鲉都是个几乎完美的选择。蓑鲉的肉质紧实,咬起来有弹性,味道甜美。”
把蓑鲉端上餐桌吧!图片来源:Akumal Living
虽然现在沿海的餐馆里,蓑鲉还尚不是很常见,但是当地正在努力在全国的餐馆里加入蓑鲉菜品。为了顺利将蓑鲉端上餐桌,就需要食材市场和餐馆有稳定货源。FWC给民众发送教程,教它们如何辨别和狩猎蓑鲉,还为一些特殊水域的捕猎提供许可证。
仍不能保量?人不够,机器人来凑。今年3月,一个叫RISE的非营利组织宣布已经研发出可以捕猎蓑鲉的机器人,这种机器人潜水深度可观,将有望大大提升捕杀效率。
用机器人捕蓑鲉,图片来源:Mashable
缅甸蟒挑战赛、蓑鲉上餐桌,都只是佛罗里达生态保卫战的冰山一角。
今年3月,参议院迅速通过了参议员弗兰克·阿泰里斯的“蟒蛇控制法案”,该法案将投入60万美元,启动为期两年的试点计划来控制入侵。优先事项包括重大环境危害的肇事者:双领蜥属(Tupinambis)、尼罗河巨蜥(Varanus niloticus)、蟒科(Pythonidae)入侵者等。理想情况下,这项试点研究将纳入更多入侵者。
弗兰克·阿泰里斯。图片来源:Naked Politics
“过去三年我参与了各种对缅甸蟒的捕猎活动,但是我们几乎没看到什么成效。”阿泰利斯说,“我们需要给美国FWC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使得对入侵生物的捕猎能够以整年为周期运转起来,特别是在大沼泽地区。蟒蛇正在屠杀那些毛茸茸的小动物,并且正如你我所知道的那样,几周前还发生了缅甸蟒吃短吻鳄的事件。”[7]
两名来自印度伊拉部落的猎蟒专家也参与进来,帮助佛罗里达官方捕获入侵的蟒蛇。2017年二月,他们在鳄鱼湖野生动物保护区抓住了一条4米多长的雌性缅甸蟒。图片来源:click2houston
通过法案,佛罗里达州希望能够更有效地控制外来物种的蚕食,不过,也有网友在支持的同时表示气愤:“如果他们足够重视这个问题,那么从一开始就不会允许这些物种进入我们宝贵的生态中!”
诚然,已经建立成熟繁殖群体的入侵物种是很难被完全清除的,佛罗里达州只能尽力而为。在过程中,他们不仅要继续进行相关科学研究,还要教育民众、动员民众,这实在是一条很长的路。
参考资料:
- Meshaka, W. E. Jr., B. P. Butterfield, and J. B. Hauge. 2004. The exotic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of Florida. Malabar, FL: Krieger Publishing.
- Snow, R. W., K. L. Krysko, K. M. Enge, L. Oberhofer, A. Warren-Bradley, and L. Wilkins. 2007a. Introduced populations of Boa constrictor (Boidae) and 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 (Pythonidae) in southern Florida. Pp 416-438. In R. W. Henderson and R. Powell (Eds.). Biology of the Boas and Pythons. Eagle Mountain, UT: Eagle Mountain Press
- Dorcas, M. E., J. D. Willson, R. N. Reed, R. W. Snow, M. R. Rochford, M. A. Miller, W. E. Mehsaka, Jr., P. T. Andreadis, F. J. Mazzotti, C. M. Romagosa, and K. M. Hart. 2012. Severe mammal declines coincide with proliferation of invasive Burmese pythons in Everglades National Park.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9:2418-2422.
-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invasive_species_in_the_Everglades
- http://news.nationalgeographic.com/2015/07/150723-lionfish-invasive-species-destructive-fish-cannibalism-florida/
- Hardin, S. (2007). Managing non-native wildlife in florida: state perspective, policy and practice. Managing Vertebrate Invasive Species.
- http://floridapolitics.com/archives/234375-bills-expand-python-control-pollution-reporting-m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