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敢于做科普的科学家,都是真的勇士

编者按:
本文部分章节,为郑永春博士为行星科学家卡尔·萨根最著名的科普作品《宇宙》一书中文版所做的再版推荐序言,他并未在此文中“剧透”这本经典著作的内容,而是借萨根之经历,展示了一位从事科普的科学家所面临的困境与勇气。此观点与果壳网科学人不谋而合,科学人特邀郑永春博士更加完整地阐述了他的观点。由此致敬每一位做科普的科学家,明知其所难而为之,明知己不易而为之,他们都是真正的勇士。

卡尔·萨根是科学家做科普的典范,是科学传播的教父级人物。在中国,我们已经在市面上看到了很多卡尔·萨根的作品,也有一批卡尔·萨根的粉丝,但据我小范围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人都知道霍金,大部分人知道阿西莫夫,但只有小部分人知道卡尔·萨根。卡尔·萨根是谁?他因何而伟大?他改变了什么?他为现在留下了什么?。

萨根短暂人生的丰富启迪

1934年,卡尔·萨根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的一个普通家庭。1996年12月20日,萨根(Carl Sagan)在西雅图的弗莱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因肺炎病逝,年仅62岁,按中国的说法,可谓英年早逝。但萨根在他短短的人生里,作出了非凡的成就。1951年,他考进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1956年,他获得物理学硕士学位。1960年,他获得了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博士学位。毕业后,萨根曾在哈佛大学任教。去世前,萨根是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世界著名的科普作家。

卡尔·萨根  图片来源:EarthSky

20世纪60年代,在萨根研究金星前,很多人都不知道金星浓密云层之下的表面到底是什么样子,甚至有人想象金星表面有大量的动植物。但萨根根据金星自身的辐射特征,计算出金星表面是一个酷热的世界,甚至可以融化铅,这也是萨根的科学成就之一。后来,苏联的金星探测器证实,金星表面温度高达 500摄氏度。而造成酷热的原因是极端的温室效应。在科学界还很少有人知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还不为人们所知的时候,萨根就警告人们,人类活动将导致温室效应,可能会对人类生活带来危险。

萨根还研究了火星表面颜色的季节变化,认为颜色变化不是植物生长导致的,而是由于巨大的沙尘暴引起的。他还对土卫六“泰坦”、木卫二“欧罗巴”开展了研究。

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号”火星着陆器、“旅行者一号和旅行者二号”太阳系探测器、“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等深空探测任务中,萨根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并因此荣获NASA颁发的特别科学成就奖、阿波罗成就奖;为表彰他在大众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萨根还获得NASA颁发的两次杰出公共服务奖。

萨根一生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书籍,被称为“大众天文学家”和“公众科学家”。主要科普作品包括《超时空接触》、《宇宙》、《布卢卡的脑》、《被遗忘前辈的阴影》、《黯淡蓝点》、《数以十亿计的星球》等。他主持过电视科学节目,《宇宙》系列电视节目在全世界引起热烈反响,《伊甸园的飞龙》获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

关于萨根,有这样一段评价:

“把卡尔·萨根称为科学家,有点像把披头士称为摇滚乐队。”

萨根确实是一个科学家,确切地说,他是天文学家、生物学家和天体物理学家,但他同时也是最勤奋的科学明星、现实人文主义者、地外生命的狂热信徒、教师、作家、电视主持人和政治活动家。

一个人要做好上面任何一个角色已经十分不易,而萨根一个人扮演了上面所有角色。正如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弗兰克·普雷斯在《向萨根致敬的演讲》中的第一句话:“赫肯黎曾经说过:‘过了60岁还从事科学工作的人,他的作用会是弊大于利。’这对我们一些人是适用的,但卡尔却是少数的例外”。

好的科普作品影响和改变人类世界观

传授知识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科普作品的主要目的。优秀的科普作品不在于向读者或受众灌输多少知识,而是能改变或影响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卡尔·萨根的作品往往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让我们看到,科普的目的,居然不在于向人们传递知识,而在于使人思考人类和地球的命运。

科普作品的主要使命是训练科学思维、传播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方法。对科普作品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激发人的兴趣,让人有探索的欲望,从而引导读者去探索。萨根对未知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他的科普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探索情节。反观很多科普作品,大多是在为科普而科普,侧重于具体知识的传递。而事实上,知识没那么重要,因为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未来某天可能就会过时,即便不知道这些具体知识也不是什么问题。但作为人类,一定要知道的是,你所处的世界非常大,未知非常多,找到你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去理解它。

萨根的代表作之一《黯淡蓝点》这本书对我触动非常大,对我做科普的影响也非常大。他让我身临其境地进入太阳系中的各个天体,认识到人类是非常渺小的,地球也是非常渺小的,在宇宙面前,我们都十分渺小。所以,人类应当怀有谦卑之心,要往更远的未来去努力。这是我看完《黯淡蓝点》之后,感触最深的一点。

黯淡的蓝点,就是地球。图片来源:NASA / JPL-Caltech / Space Science Institute

卡尔·萨根的科普作品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他所传递的探索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卡尔·萨根逝世后,美国天文学会行星科学分会为纪念他而设立了“卡尔·萨根奖”。(2016年5月,郑永春博士因在行星科学研究和科学传播方面的重要贡献,荣获卡尔·萨根奖,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编者注)

萨根效应:科学家做科普的勇士

由于卡尔·萨根奖的公众影响日益增长,他遭到了科学同行们明里暗里的排挤和耻笑,失去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机遇。比如,20世纪60年代,他没能得到哈佛大学的终身教职。90年代,他申请美国科学院院士又被拒之门外,因为“人们认为他花在科普上的时间比研究还多,”这种由于日益增长的公众知名度,导致科学家在学术圈内被孤立的现象,被称为“萨根效应”。

在萨根生活的年代,公众乃至学术界内部,对科学家做科普都有一些质疑,认为这是“不务正业”。 萨根申请院士被拒已经过去25年,而以他名字命名的这种效应却仍在继续。在中国,这种论调目前仍然流传甚广。

卡尔·萨根有很强的人类责任感和人文情怀,或者说他是一个很勇敢的人。当我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去做科普的时候,我体会到,一个科研人员要很平等地面对公众,在与媒体接触和交流时,首先要非常包容——你需要跟不同的人沟通和交流;其次,你应该非常勇敢,走出自己熟悉和擅长的领域,不避讳自己的短板和缺陷,勇敢地与公众交流。这个过程中,你可能还会面临不同的评价。

所以,我认为,卡尔·萨根真的是很勇敢的一个人,他肯定也是面对过这样的评价,但他不在乎这些评价,而是认准自己的理念。对我来说,最关键的也是认识到这一点——科普太重要了,社会和公众对此有很大的需求,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对青年一代的未来都有很重要的意义。面对庞大的社会需求,科普的供给远远不足。认识到这些之后,你会觉得,科研与科普如何平衡,别人怎么评价,其实都不重要了。做科研是满足社会需求,做科普也是。

科研对科研工作者更重要,其实是从个人得失的角度来评价的。在功利化的社会中,一些科学家不做科普,其实是因为有自己的利益考量,并不是因为科普不重要。但从个人角度或从科研人员个人发展角度来讲,做科普确实会牵扯一部分精力,也许无助于申请科研经费、发表科研成果。但如果你认识到科普这件事情很重要,而且要我们现在做得远远不够的时候,你就会觉得当下就可以做,而且马上应该做,发动更多人来做,而不是等到科研功成名就之后才去做。事实上,很多人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也没有去做科普。所以,“什么时候条件具备了,我就去做科普”的说法,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和借口。

科学家应该成为科学传播的主力军。萨根对国家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未知世界有强烈的探索情怀。这种责任感和探索情怀需要一直传递下去。当前,公众关于科学家的刻板印象是错误的,科学家并非只能待在实验室内,只能做科研、写论文。有些科学家擅长做科普,当他做更多的科普工作时,科研工作可能会耽误,但是对人生来讲,他的选择是对的。

科学传播并非易事

有人觉得科学家做科普,有点大材小用了,其实完全不是。做好科普是很难的,我们之所以觉得科普简单,是因为我们的科普水平太低。

只要是做过科普的都知道,要做好科普很难,难就难在要让不同的人都喜欢。那些认为科普很简单的人,往往自己并没有认真做过科普。

以萨根临终前的最后一部作品《魔鬼出没的世界——科学,照亮黑暗的蜡烛》为例,在这部作品中,萨根阐述了什么是科学,科学和非科学的区别,科学与伪科学的斗争,讴歌了历代科学家在人类思想启蒙中所做的贡献,以及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幸福。全书充满理性思维、批判思想和科学精神,比较全面地反应了他的思想。萨根广博的知识、犀利的思想、力透纸背的笔锋、鞭辟入里的分析,给人留下了令人深省的启迪和思考。

摘自"The Demon-Haunted World"。图片来源:Like Success

要做好科普,就需要不停的磨炼。对不同的人,要讲不同的东西,而且要抓住对方的兴趣点,毕竟每个人的兴趣点是不同的。比如,面对小朋友做科普的时候,我一上来就会问:“大家说,有没有外星人?”然后所有小朋友就沸腾了。如果是面对博士生,或许可以从个人的成长经历讲人生的意义,因为他们正好处在思考人生价值的阶段,这些内容会对他们有所触动。

有一天,上午我在小学三年级的家长课堂上给孩子们讲课,班主任说“你千万讲得简单一些,他们听不懂”。然而,全程一个半小时让他们专注且情绪饱满,我做到了。同一天下午,我面对的是北京大学的博士生,课程主管让我尽量讲得难一些,否则博士生没兴趣。所以,我授课的目的便是让他们受到启发,影响他们的世界观,知道“除了我们熟悉的、周围的人和事之外,其实还有更广阔的世界”。要达到以上目的,如果从知识点的角度来讲,是很难讲的——关于知识点,小孩能够接受的知识点和博士生能够接受的知识点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他们有一样是共通的——这也是人性的共通之处:一是每个人都有的对未知的好奇心;二是责任和情怀,也就是说,中国人有责任对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做科普时,在不同的场合、面对不同的人,应该随时调整,我会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反应,如果听众觉得演讲内容枯燥,不感兴趣时,应该马上做适当调整。

这些能力是需要训练的,做科普报告也是要训练的。科普和科研所追求的目标很不相同:科研是在越来越窄的领域里懂得越来越多,追求专业性;科普是在越来越宽的领域里懂得越来越多,追求通识性。如今的社会非常欠缺擅长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人。要把科普做好,就需要既能懂科学又能懂艺术,既能懂教育又能懂科学,既能懂传播又能懂科学。

中国科普事业,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近年来,我们国家越来越强调科普的重要性,变化非常显著。以前,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看科技新闻外,很少看到科普文章。但现在,中小学课堂已经能够听到科普报告,全国各地有越来越多的科技馆,每年各种科普活动的声势也越来越浩大,进科技馆、听科普报告的人也越来越多。此外,当发生热点事件时,会有专业人士撰写的较高质量的科普文章刊登出来。这些都是很明显的变化。

以前做科普的主要是退休科学家,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青年科学家愿意面对公众了,这是很明显的变化。科普的舆论导向在变,政策导向也在变,因此才会有这些可喜的变化。

中国科普的现状,短板在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上,在与青少年教育的结合上,在科学家的参与度上。我们国家特别缺乏既懂教育又懂科学的人。师范院校培养的是教育专家,科研单位最多的是科研人才,但既懂教育又懂科学的人非常缺乏,既懂科学又懂传播的人才也非常缺,既懂科学又懂艺术的人,更是稀缺。但中国的科普事业恰恰需要的就是科学艺术家、科学教育家、科学传播家等等诸如此类的人。科研论文和成果本身不好玩、不好看,就需要把它艺术化;传播效果不好,就需要创新传播方式。

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科学就会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像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已经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其他二线城市、省会城市陆陆续续都会跟上,越来越多的人会认同这个理念。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科普的供应能力还远远没有跟上,特别是高质量的科普供应还没有跟上。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其他国家的科普视频、纪录片、科普作品等,所有人都能看到,受众的鉴赏水平已经很高了。如果我们的科普产品质量不高,受众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

未来三五年内,中国肯定会出现科普事业的爆发式增长。首先是需求的爆发,2017年开始,全国中小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要求每星期都要有科学课。很多学校每学期都需要有科普报告,每年都会有科技节,各个城市都要建设科技馆等等。这些需求会迫使科普产品的供应不断跟上。时代变化非常快,如果不及时做出改变的话,你很快就会落后。

现阶段,我要做的事情就是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同龄人和青年科学家,使他们有意愿、有勇气站出来做科普,而且要做得很好。有很多同行对我说:“我看过你的报告或视频,觉得很有意思,科普很重要,我也想做这样的事情。”这让我觉得十分欣慰。

我们每个人的力量都很弱小,但如果汇集起来,就能改变世界。我有一个愿望,希望每个科研人员每年写一篇科普文章,做一次科普报告,一生出一本科普书。(编辑:吴欧)

The End

发布于2017-08-21,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