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乐场里,我们常常会深刻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的人从惊险无比的过山车上下来依然能谈笑风生,而有的人坐个旋转木马都会晕头转向、跪地不起。
图片来源:PxHere
这一虚弱群体,在医学上叫做晕动症患者。
晕动症源于“运动信息”的冲突
晕动症,是由于摇摆、颠簸、旋转等所致的各种不适症状的统称,具体可以表现为晕车、晕船、晕机甚至是晕娱乐器械。
出现晕动症主要是由于身体不同部位传递给大脑的“运动信息”有冲突。大脑对人体运动状态的估计主要是靠前庭器官、体感以及视觉。当人主动运动时,来自三方面的运动信息通常是一致的,但被动运动时,这三种感知反馈给大脑的信息就可能出现冲突,从而引发晕动症。
人内耳中的前庭器官。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打个比方,当我们坐在封闭的车厢内,视觉和身体上我们是静止的,而前庭器官的空间感知能力却告诉大脑,我们在飞速运动。又或者在观看一个快速移动的物体时,身体和前庭器官显示我们是静止的,但视觉上却又是运动的。在这些类似的情况中,大脑就会陷入困惑,产生晕动症状。
虽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为什么这种冲突会造成晕动症,不过医学界普遍认为,晕动症可能和前庭器官过度敏感有关。前庭器官过度敏感的人,由于空间感知能力更好,所以更加容易患上晕动症。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晕动症患者
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过晕车的体验。头晕、恶心往往只是前奏曲;面色苍白、冷汗直冒是常见的症状;严重的时候还会呕吐、晕厥,甚至有可能出现电解质紊乱。
晕车。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在路况不好,或者频繁刹车的情况下,晕车症状会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平常不晕车的人也可能会晕车。其他交通工具造成的晕动症状,不尽相同。
晕动病的发生率取决于具体情况。有研究分别统计了不同交通方式下晕动症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
海上的乘客,有29%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晕船症状,并有7%的人会呕吐;
飞机上的乘客,有24%的人有不同程度的晕机反应;并有0.5%的人会呕吐;
公共汽车上的乘客,更是有41%的人有晕车反应,并有2%的人会呕吐。
事实上,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患晕动症的人,另一种是将要患晕动症的人。毕竟只要摇摆、颠簸得够剧烈,谁都有可能患上晕动症。其中,遗传因素、性别、年龄等也会影响晕动症的发生,比如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容易患晕车。
不过除了体质问题,晕动症还有其他诱因,比如吃油腻的食物、环境密闭不通风等。
如何防治晕动症
说起晕动症的预防,有各种各样的土办法,不过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比较可靠的方法。
根据晕动症的原理,预防晕动症主要是减轻视觉和感觉上的冲突感,并防止呕吐。想要减轻视觉和感觉上的冲突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个好座位常常是可行、有效的办法:
1. 坐船的时候,尽量选择船底层的、靠近船头或船中央的位子。
2. 坐飞机的时候,尽量选择靠机翼前侧的位子。
3. 坐火车的时候,尽量选择车头、面向前方并靠近窗户的位子。
4. 坐汽车的时候,可以自己开车,或选择靠前的位置。
同时还要注意不要阅读,也不要一直盯着车外呼啸而过的各种景物。保持眺望远方,让你的大脑少些困惑。
图片来源:livescience.com
预防呕吐,有如下办法:
1. 坐车前不吃或少吃油腻或气味过重的食物;
2. 不吸烟喝酒;
3. 条件允许的话,注意通风。
如果你是每次坐车必晕的人或者已经被晕车打倒了,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茶苯海明。症状非常严重的话,还可以寻求医生的帮助,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胆碱药等。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有的晕车药不可与感冒药、过敏药、鼻炎药、镇静药等并用, 或者含有某些易过敏成分;还有的晕车药有适用人群,所以使用每种药物的时候应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的使用方法和禁忌。(编辑:黎小球)
参考文献
- Benson, Alan J. (2002). "Motion Sickness". In Kent B. Pandoff; Robert E. Burr. Medical Aspects of Harsh Environments (PDF). 2. Washington, D.C.: Borden Institute. pp. 1048–1083. ISBN 978-0-16-051184-4. Retrieved 27 Mar 2017.
- Barnas, Gary P. (24 January 2005). "Motion Sicknes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Healthlink. 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10 June 2008. Retrieved 22 December 2017.
- Lawson, B. D. (2014). Motion sickness symptomatology and origins. Handbook of Virtual Environment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s, 531-599.
- Ebenholtz SM, Cohen MM, Linder BJ (November 1994). "The possible role of nystagmus in motion sickness: a hypothesis".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65 (11): 1032–5.
- Hromatka BS, Tung JY, Kiefer AK, Do CB, Hinds DA, Eriksson N (May 2015). "Genetic variants associated with motion sickness point to roles for inner ear development, neurological processes and glucose homeostasis". Hum. Mol. Genet. 24 (9): 2700–8.
- 彭丽君,余汉华.抗晕动症药物药理研究进展[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02:47-48.
- Mayo Clinic Staff. Motion sickness: First aid[EB/OL]. https://www.mayoclinic.org/first-aid/first-aid-motion-sickness/basics/art-20056697.2017
- Lawther A, Griffin MJ. A survey of the occurrence of motion sickness amongst passengers at sea.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1988; 59:399.
- Turner M, Griffin MJ. Motion sickness in public road transport: passenger behavior and susceptibility. Ergonomics 1999; 42:444.
- Turner M, Griffin MJ, Holland I. Airsickness and aircraft motion during short-haul flights. Aviat Space Environ Med 2000; 71: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