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亚洲蹲”又双叒来了!这次不止是蹲

从少林功夫到民间杂学,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因为“骨骼精奇、身怀绝技”而享誉世界,东方文化也因此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今天,就连我们认为无比简单的“蹲下”,很多外国朋友也表示:“太难了!”甚至在西方国家被形象地称为“亚洲蹲”。

GIF: giphy.com

其实外国人并不是不能蹲下,但是跟我们相比,生理结构却有细微的差异。为什么亚洲蹲这么难?能做到亚洲蹲的我们,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亚洲人为什么可以亚洲蹲?

让我们先统一“亚洲蹲”的标准姿势——双脚分开,脚跟着地,慢慢下蹲,直至臀部接近脚后跟;注意保持平衡,脚跟不要离地。如果你可以毫无压力地做下来,那么恭喜你,你刚刚完成了一个标准“亚洲蹲”。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自己和外国人蹲下的区别,可以发现大多数欧洲人在深蹲时脚跟都会自然离地,而“亚洲蹲”的要求是脚跟要紧紧地贴在地面上,但只要他们试图放下脚跟,就可能会摔个四脚朝天。

因此,我们之所以能做到亚洲蹲,和身体构造密不可分。蹲看起来简单,但它是一种三重弯曲运动:胯、膝和脚踝都必须弯曲,也就是说腿和脚必须得全部折叠起来,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脚踝以及跟腱的灵活性,跟腱灵活在蹲下拉伸时更容易。同时,亚洲人普遍四肢短、脑袋大、躯干长的匀称体型也起到了作用,可以让我们更容易在深蹲时保持平衡。

不同人种的身型也不同 图片:mport

掌握了“亚洲蹲”的绝技,不仅能让我们在蹲下时更省力,而且拉粑粑的时候也可以更加通畅,真是一种来自基因的“小确幸”呢!然而,亚洲人也因为天生能亚洲蹲的身体特点,本该有的舒适度在很多地方却大打折扣——发源于欧洲的汽车,座椅就大多是按照欧洲人高大、修长的体型进行设计的,却很难对亚洲人的腿部、背部形成充分的支撑。所以当我们坐在一些传统的汽车座椅上时,就会始终感觉腿下或身后缺了点什么东西,就像是一双不合适的鞋,让人越穿越累。

不舒服的开车 GIF: giphy

别慌!作为早就迈入全面架构造车时代的吉利,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解决方案。吉利通过模块化造车的方式,将造车需求进行了分解,打造了汽车制造的各个生态。对于座椅,吉利在2017年成立了中国智能模块化座椅技术中心,将建立了中国人样本大数据,从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都致力于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零压舒适乘坐方案,打造中国用户乘坐的零压工程。而前不久,吉利推出的2021款嘉际车型就搭载了I-SOFA零压舒适座椅,对中国人坐时形态起到全面均衡的支撑,能解决“亚洲蹲”人群真正的舒适需求。

吉利嘉际专属的“中国零压功夫

在传统的汽车供应链中,座椅的生产其实大多都是取决于供应商,汽车厂商自主性相对较低,对于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把控自然也会弱一些。而深耕中国汽车市场多年的吉利,对中国人出行时的舒适需求有了更加深刻的洞察。中国智能模块化座椅技术中心每年会采集了1000份亚裔乘坐数据,建立了中国人样本大数据,从设计、生产等各个环节,都致力于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制零压舒适乘坐方案,打造中国用户乘坐的零压工程。

到底感受如何呢?刚好最近我们收到了吉利嘉际的邀请,受邀走进了位于宁波的吉利智能模块化座椅技术中心,对汽车座椅的设计、生产和验收有了全新的认知。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实验室中针对舒适、安全、耐久这几个重点内容打出的一套“组合拳”——体压分布测试、NVH声音品质和气囊点爆等7个座椅测试。虽然测试种类繁多,但吉利嘉际似乎早已有备而来!

体压测试: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利用电子压力垫客观记录人与座椅间相互作用的过程,通过分析图像中的压力分布均匀程度,检测潜在的舒适性问题。

要想坐得舒服,当然座椅得充分“拥抱”身体的每一个受力点。得益于I -SOFA零压舒适座椅独特的五层回弹设计,通过业内领先的透气层、回弹层、吸震层、包裹层与支撑层五层回弹设计,保证了身体的受力平均。


NVH声品对比测试:噪音测试环境(吸声系数达到0.99),座椅处在自由场,声波在任何方向无反射,声场各点接收的声音仅来自声源的直达而无反射。

实验结果显示嘉际座椅的下降升压级为42db,通过调校后,能够让座椅调节声品达到甲等影院的静音水平。无论是独处还是和家人相伴,安静的车内将带来更沉浸的享受。

除了要坐的舒服,安全性测试才是重中之重,而它们都围绕着同一个中心思想——碰撞。所以嘉际还进行了多重安全测试。

头枕冲击试验:以24.1km/h的撞击速度模拟前部水平撞击、后部45度角撞击,验证嘉际头枕冲击吸收的效果。

实验结果显示头型反弹加速度超过80g的持续作用时间不超过3ms。反弹加速度越低,说明缓冲效果越好,保护越充分。而嘉际头枕完全无变形,可以说是金钟罩本罩了!

2毫秒气囊点爆试验:除沿设计的座椅靠背发泡和缝纫线的弱化部位撕裂外,无任何硬质碎片飞出;软质碎片飞出,不超过5g,保持其结构完整性。

吉利嘉际均配有前排侧安全气囊,弹出的安全气囊可以实现遇到危险后2ms内完成爆炸充气,并且保证产生飞溅物在5g以内,避免二次伤害。


安全带固定点强度试验:规定的时间内,持续按规定的力(13500N)对嘉际座椅安全带固定点施加载荷。

安全带也是保证乘客安全的重要防线,有些时候不合格的安全带可能会在事故中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而吉利嘉际的三点式安全带经过13500N的强力载荷后,依然“咬定青山不放松”,让人感觉到了满满的安全感!

除了本身的安全舒适考量,一款合格的座椅还得“可持续”服务。所以最后两项测试考验的是座椅的耐久度。经过60℃高温和7~130 HZ强烈震动的振动台模拟测试,以及精确的小球回弹测试,吉利嘉际座椅的表现依然十分完美,不仅在经历24万公里的模拟里程验证后还优秀如初,还在强震之下保证了70%的回弹率。

那么,新款吉利嘉际的I-SOFA零压舒适座椅是如何实现这样非凡的测试成绩的呢?这和开头讲到的“1+3”零压舒适工程密不可分,其中“1”是指智能架构主导的模块化生产,“3”指的是吉利智能生产、智能环保和智能品控质量三大智能体系。

很多果壳er可能会有疑问,什么叫“模块化”?其实,模块化和玩乐高很类似,就是将一整块项目拆分成小项,拼接出不同的零部件之后,再在不同车型之间进行排列组合。这样最大的好处就是非常高效,通过进行消费者洞察,如果需求有变化,模块化生产可以迅速跟上,为消费者带来最及时的产品更新,比如这一次新款嘉际座椅舒适度的调整,就是模块化生产的成功范例。

而相比从前部分自动化和人工交替生产的流程,吉利的三大智能体系则通过层层智能化设计,保证了生产的高效和质量的可靠。在中国智能模块化座椅技术中心里,人性化的流程设计和生产单元布局随处可见,装配设备与原材料相互交织,构建成一座绚丽多彩的“科技雨林”,秉承着中国人追求舒适的愿望,将自主定义、开发、生产能力贯穿在了每一个生产环节中。

好的座椅和什么最配?

在实验室里看完了吉利嘉际日常“训练”时的模样,当然还得“牵”出来遛遛才行。于是在外场,我们也亲身感受了2021新款吉利嘉际作为行业首款“零压舒适MPV”,通过5大舒适升级带来的全新驾驶感受。

在实际感受中,吉利嘉际第二排座椅看起来似乎相貌平平,但一坐上去,让人瞬间惊呼“太舒服了!”——腰部和背部有了充分的支撑,不会产生过度支撑的感觉,而肩部还是腿部的承托感也很强。作为一款MPV,吉利嘉际的二排能带来1米左右的腿部空间,作为一个180的瘦高个,我坐进去也完全没有压迫感。即使是在很多车型都忽略的第三排座椅上,我们也能获得相对更加舒适的乘坐感受,腿部空间也十分可观。而且在现场的“史上最长颠簸路测试”中,车内的震感被大大减弱了。

除了座舱升级,吉利嘉际这一次还围绕着舒适度,在健康、驾控、安全和互联等几大板块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升级提升。这样的空间感和舒适程度,对于老人或二胎家庭来说已经非常理想,就算是大包小包带娃出行,也能告别日常从前的局促和手忙脚乱。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在生活中的各方面都对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追求,而且家人的舒适度也同样重要。

如果你家最近新添了宝宝,尤其是二胎宝宝,需要一款更宽敞舒服的MPV,那么一定不能错过吉利嘉际。因为它真正从家庭需求出发,做到了让驾驶的各方面无限接近舒适和安全,让全家人的“零压”生活,从驾驶就开启吧~


The End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