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yue~ 到底是什么香水,让你闻到就想吐?

yue~ 到底是什么香水,让你闻到就想吐?

美丽也是技术活 美丽也是技术活


虽然如今99%的主流香水都在暗示一件事:性。但是,正如个体对性的体验存在千差万别,香水的“性”吸引力也可能适得其反。


比如,在某些香水的评论区里,你会时不时发现“熏得我头疼”、“喷完之后特别晕”、“有点恶心”之类的内容。通常,我们将这种描述归纳为“晕香”



顾名思义,“晕香”就是对一款香水感到“头晕”。它绝对不是褒义的“神魂颠倒”,而是近乎“晕车”的贬义词。


“晕香”必然伴随着使用者的不良感受,无论是生理反应还是心理感觉。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人会因为单纯的“晕香”而发烧、昏迷、休克;大家更多地是在表达一种厌恶(心理),只不过厌憎的程度较深。


如果我们将“晕香”确定为一种极端心理状态的描述,那么我们就要考虑,为什么某款香水/某种气味会引起这种强烈的憎恶?


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你的香水味丨图虫创意


虽然人类对于嗅觉现象的研究依然不够充分;但是根据多年的观察实验,科学家们取得了一定的共识,即人人都拥有嗅觉受体,但它们就像视觉、听觉一样存在个体间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数量的多少、强弱,而非质量。


比如,每个人都能分辨出不同的颜色;但在不同距离内,人们分辨的颜色数量就会存在差异。每个人都能分清楚玫瑰和茉莉的气味,但在不同浓度下,人们可能就不太容易分辨出突厥蔷薇(ROSA DAMASCENA)和洋蔷薇(ROSA CENTIFOLIA)之间的差别。


换句话说,感官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为个体的敏锐度、敏感度


即使是同一款香水,有些人也可能对某些气味过于敏感,进而形成一种本能的印象。即使是调香师也不能幸免:比如有些调香师对木质琥珀分子的感知力较弱,就会无意识地添加大量该分子。


迪奥“清新之水(Eau Sauvage)”的调香师埃德蒙·鲁尼茨卡曾说,在一次嗅觉阈值的实验中,不同受试者的嗅觉阈值差异明显。即使是同一种芳香物质,嗅觉阈值也可以在同一位受试者的不同环境里呈现差异,差异幅度甚至可以高达100倍!


来源:图虫创意


这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空气湿度、温度、气压、受试者是否患有感冒、受试者的心理状态(喜怒哀乐)、受试者的生理状态(普遍或特殊)、精神紧张程度、氛围环境(热闹或安静)。


因此,笔者将其总结为三方面:一是产品本身(气味),二是使用环境(外因),三是使用者状态(内因)。


从这三方面来理解“晕香”的形成原因,及如何缓解这一问题。


在关于“晕车”问题的研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前庭功能”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前庭功能可以感知不同方向的运动。但是,不匀速的开车或过度颠簸会影响我们的前庭接收,因而产生头晕的感觉。


一些陌生气味或剧烈的气味也会有类似的影响。



比如水生调,虽然名字叫“海水”、“海洋”,但它还有个名字叫做“臭氧”。


臭氧(O₃)在化学中被描述为“鱼腥气味的淡蓝色气体”,是一种强氧化杀菌剂。正是这种与杀菌相关的特殊印象,会给人带来一种抗拒感。


同样,比如香水工业最喜欢的原料之一:脂肪醛。在大名鼎鼎的香奈儿No. 5中,调香师使用了三种脂肪醛混合物:正癸醛、十二醛、2-甲基十一醛(是的,没有一个是乙醛)


虽然它们本身就存在于柑橘果皮、香皂、玫瑰花瓣之中,但是当我们将它们从熟悉的印象中剥离开来,面对一种抽象的气味时,就会产生一种陌生感,从而恐惧、抗拒。

除此之外,皮革,特别是汽车后座的人造皮革气味,也很容易让人“头晕”。


就天然皮革而言,其制造工艺就会制造出大量难闻的气味;以至于法国格拉斯如此发达的香水工业正是基于“皮革除臭”的生产工艺。而人造皮革和汽车的普及则带来了一种工业、“非天然”的印象


这些气味与本文即将提到的第二点“密闭的环境”结合时,会让人产生剧烈的憎恶感。比如新买的汽车皮革座椅,很容易让人想要开窗通风。


有过晕车经历的小伙伴,应该很熟悉那种感觉丨图虫创意


总之,这些不符合我们一般经验中的“自然花卉芳香”的气味,很容易带来“晕香”体验。


由于我们对熟悉与陌生的判断涉及到个体经,因此这种“晕香”也因人而异。所以,“晕香”是一个主观性极强的事件;这也决定了“晕香”首先是一种心理状态的描述。


或许,滨海城市的人就不太在意水生调、古典香水爱好者也很喜欢醛香,更不消说有的人喜欢汽油中的茚、四氢萘以及烷基苯类物质。


有不少人很喜欢汽油的味道丨图虫创意


当然,对于某种气味过于敏感并不代表对它的喜恶。有时候,这还可能涉及到个体对香水的鉴赏能力,即智力如何解释感觉、语言如何翻译感觉,而不是感觉本身的问题。这些智力活动涉及到嗅觉的学习、锻炼、教育,都会对嗅觉理解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在短暂的时间里,很多人无法立即学习、理解。那么,如果遇到这类问题,我的个人建议就是:立即停止使用。


如果你想要继续学习,那么等待某个契机;如果不想,送走就好。


正如“晕车”问题可能涉及乘车环境,如车厢内空气污浊、空气不流通、有强烈的汽油、柴油气味、海拔攀升等。“晕香”问题也同样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比如,许多人在冬天更愿意用温暖、甜美、浓郁的香气(比如香草、美食调);在夏天的时候更愿意用清爽、酸涩、新鲜的香气(比如绿叶、柑橘调)。


由于现代人的活动大多在室内,因此密闭空间的影响会更直接,它包括办公室、教室、电影院、车厢等地。


这些地方如果空气流通较差、闷热、阴冷、潮湿,很可能会影响我们的感觉,放大香水中的某一种气味。


比如,在寒冷潮湿的室内使用比较凉爽的水生调香水,可能会加重某些人的“冷感”,从而产生不适;


同样,在狭小、闷热、颠簸的车厢内使用浓郁的美食调、东方调、白花香,也可能会让人感到“窒息”


而在电影院里,我想没有人喜欢周围的陌生人传来浓烈的Poison(迪奥)气味:糖渍晚香玉。


可能带来香如其名的效果:毒


要想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是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并且减少在这类空间使用大型香水。


由于过度疲劳、超量/过少饮食,人们也同样容易晕车、呕吐。显然,我们自身的身体状态也会明显影响大脑,气味也同样如此。这种状态既有可能是生理,也有可能是心理。


比如在疾病状况下,我们可能会只想保持干净、流畅的空气,而不想闻到过多香气。


更不要说某些陌生的气息,很可能会带来一种本能的抗拒,因为它们与不洁产生了直接的联系,可能会带来死亡的联想,比如皮革、烟草、橡胶。



同时,香水不仅会影响我们的心情(参考本文第一点“陌生的气味”),也会受心情的影响


在心情烦躁的情况下,使用一些柑橘调古龙水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同样的情况下,如果使用皮革、烟熏、辛香等气味,则可能适得其反。



综上所述,与其说“晕香”真的会让我们头晕呕吐,不如说某些气味会让我们过于敏感,进而产生强烈的憎恶心理。


如果单纯是某种气味让你感到不舒服,那么请停止使用。毕竟,这个世界有百千万瓶香水任君挑选。


如果是密闭环境造成的不适,那么请立即走到空气流畅、温度适宜的地方。总之,勤通风换气不仅是健康生活环境的标准,也是香水的使用建议。


如果因为生病——无论生理或心理——导致的“晕香”,那就暂停几日,好好休息调养。香水是一种愉悦,不应该成为一种负担。


正如香奈儿所说:将香水涂在想被亲吻的地方


最后,大家一定要善用香精(Parfum/Extrait)。这类香水中的油性成分比例较高,因此挥发较慢、扩散有限,但更亲肌肤,避免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攻击。


祝大家香得开心,香得愉悦。


P.S. 不要真地用舌头舔香水哦,因为它只有苦味(别问我为什么知道)。



点击图片直达

更多近期精彩好文


活儿姐

我曾经晕过Acca Kappa的白麝香,在减少用量和频次之后又神奇的适应了过来。你还晕过什么香水吗?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ao.chai@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The End

发布于2021-01-1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