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9岁女孩抑郁竟是因为老师太漂亮?小孩的容貌焦虑也这么严重了吗?

9岁女孩抑郁竟是因为老师太漂亮?小孩的容貌焦虑也这么严重了吗?

王冰玉ICY 果壳童学馆
 

前两天有个新闻“9岁女孩患抑郁症,竟是因为老师太漂亮”冲上热搜,着实让果仁妈惊到了。


仔细看了新闻才发现,“老师太漂亮”只能算是一个诱因,这个小女孩平时也非常的关注自己的容貌。平时要什么好看的衣服家里也都给买。

现在小孩子也有这么严重的容貌焦虑了吗?

果仁妈查了好多论文后发现:小婴儿就已经会偏爱好看的脸,而且小孩的容貌焦虑,竟然在在幼儿园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我们该如何帮助孩子逃离“容貌焦虑”?今天的文就来聊聊。


都说这是“看脸的时代”,仿佛拥有好看的面庞就能拥有美好生活的通行证。于是,人们对“颜值高”、“外貌好”的追求十分的疯狂。
 
在这样放大颜值作用的环境下,很多人对于自己的外貌不够自信,从而产生了“容貌焦虑”。
 
今年2月,中青校媒面向全国2063名在校大学生关于“相貌”问题的问卷调查显示,近六成的人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1]


其实不仅是大人,现在的小孩子也越来越在意容貌,并且开始焦虑了!


 1 
小婴儿就已经开始“看脸”了
 
有研究人员找来16个新生儿,给他们看经过大数据库打分的“吸引人的面庞”和“不吸引人的面庞”,发现,宝宝对“吸引人的面庞”注视的时间更长[2]
 
这些参与研究的宝宝,最小的才呱呱坠地14个小时,最大的宝宝也不过刚出生151个小时。可见,刚刚出生的小婴儿就已经对颜值有所偏好了。他们可能不懂美丑,但是对于好看的事物也会忍不住多看几眼。

 
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有些宝宝遇到漂亮阿姨笑得合不拢嘴,或者遇到帅气叔叔会目不转睛地看。
 
孩子们对于“好看”这件事的感知和喜爱,从出生就开始了,这可比大人以为的要早很多。
 
 
 2 
「容貌焦虑」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不仅如此,属于小朋友的「容貌焦虑」也来得很早。
 
英国儿童早期教育专业协会(PACEY)在2016年发布的一项调查发现:一部分年仅3岁的儿童就已经开始产生容貌焦虑(身材焦虑)。在3-5岁的年龄区间中,有近四分之一(24%)的小朋友对自己的外表或是身体不满意、不开心[3]

 
就连研究人员也很震惊,孩子要比我们想象得更重视、更在意自己的容貌。
 

 3 
孩子的容貌焦虑比我们想得更普遍

查阅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后发现,孩子们身上产生的容貌焦虑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更普遍更严重。
 

1、不仅是女孩,男孩也同样有容貌焦虑


在一般的印象里,女孩子往往比男孩子要更在意自己的外貌,更容易产生焦虑。
 
所以有一些关于容貌和身材焦虑的研究会专注于女孩。有研究结果表明:11-21岁的女孩子们,有将近一半(47%)对自己的容貌表示不满意[5]
 

但其实,男孩也一样会有焦虑。特别是在胖瘦方面,男孩子也十分在意。
 
有调查报告显示,在6-8岁期间,有超过一半的女孩和三分之一的男孩表示他们不满意自己的体重,自己的理想体重是比实际更瘦[4]。有研究表明:10年级的男孩和女孩中,有 50% 的人认为他们要么太瘦要么太胖[6]
 

2、容貌焦虑逐渐低龄化


近年来,网络上涌现出一大批“小学生美妆博主”,他们一步不落使用粉底、眼影、修容,红极一时。

低龄的“美妆博主”会吸引更多同龄人的围观与效仿。加上一些商家为了利益,抓住儿童喜欢模仿的天性在暗中助推,利用人们对儿童美妆的好奇赚取流量,这样的内容越来越多。2020年,儿童彩妆消费同比2019年增长了300%。


网络信息的迅速传播,容貌焦虑也在加速扩散。很多快速传播的内容都在“定义美”:A4腰、能放硬币的锁骨、白瘦幼... ...这些“美的标准,显然是还在长身体的小孩们达不到的这让他们对自己的长相不再满意容貌焦虑也就随之而来

孩子们的「容貌焦虑」是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反而他们的身材颜值焦虑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增长[5]


3、时代在变化,大环境让孩子更在意容貌


小孩子越来越在意容貌,这和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直接的关系。网上特别流行一个段子:以前小孩的梦想,是长大后当科学家、航天员。现在的小孩,长大后想当游戏主播、美妆博主。

时代不一样了,人们能清楚地看到:漂亮,是能赚钱的。小孩自然也能看到:当了美妆博主,就有用不完的化妆品,能变成各种人们喜欢的样子;漂亮的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和追捧,会红。这种赚钱和成名的方式,看起来可比读书容易多了,只需要“好看”就行。

所以,小孩也会开始追求美,“如果我更漂亮了,是不是也能得到这么多赞美,赚到更多的钱?”

大环境的变化,让孩子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容貌。


儿童发展专家,PACEY顾问杰奎琳·哈丁指出,身边的大人和周边的环境都能够影响儿童对于容貌和身材问题的态度。比如像电视上、网络上、故事书、动画中的人们推崇的形象,还有大人们对于容貌身材的交谈,比如减肥、节食、整容手术等等[3]

 
这种时代大环境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即便我们努力去教孩子、想去帮他们树立积极的审美,也常常没什么效果。因为孩子们完全能在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现在社会对于颜值和身材的追求。

 
 4 
如何避免孩子陷入容貌焦虑?

容貌焦虑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的成年人都会因此变得低自尊和不自信更何况是心理和生理都尚在发展的孩子呢?

爱美是人的天性,追求美本身也无可厚非。但是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得引导孩子正确认识美,而不是让他们被网络上定义的“美”裹挟。我们无力改变大环境,但是可以在「拒绝容貌焦虑」这方面,还是可以助孩子们一臂之力的。
 

1、帮孩子过滤社交媒体内容、限制上网时间


研究表明,经常浏览社交媒体中那些高颜值完美身材,会使女孩子们自尊水平降低[7]

因为孩子身心自制力都还未发育成熟,我们需要和孩子约定上网或者玩手机的时间,并且监督执行。防沉迷模式,记得开起来。毕竟有些成年人都会刷着刷着视频忘记了时间,更何况是孩子呢。

 
另一方面,家长可以帮助孩子们过滤社交媒体内容,一些软件可以设置屏蔽关键词。尽量远离那些产生「容貌焦虑」的人和事,多看一些容貌多样性和身材多样性的节目。美,不是一成不变的,真正的美,是多种多样的。

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那些经常出现的媒体图片、广告背后的意图。有些看似完美的图片背后的“美化加工”和暗含的商业利益,比如推销商品、医美托、获取流量等等。

2、家长自己要先摆正心态,注意日常的言辞


家长的态度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不经意间对于容貌身材的交谈,很有可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有些是我们对自己的态度:


  • “脸太大了不好看,我好想做削骨手术。”
  • “我不能吃东西,我得减肥。”

有些是我们对他人的态度:

  • “XXX工作好性格好,可惜长得不好看。”

  • “长得不好找对象,难啊。”


别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他们不仅会记下,还会学你。
 
还有些是我们对孩子的态度,有一种丑叫家长觉得你丑。不要总对孩子进行外貌的评论“不好看”、“太胖了”,这样真的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我们能够摆正心态,注意言辞,会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孩子远离容貌焦虑。因为“以身作则”,总是比“指挥命令”更有力度,尤其是对于孩子。
 

3、多关注孩子的优点


容貌不是唯一可以让人闪闪发光的存在。
 
杰西卡·桑德斯从小就为自己的体型感到自卑,因为她又高又壮,十分魁梧。直到后来,妈妈鼓励她参加排球比赛,杰西卡才发现自己的体型原来在排球运动中是受到喜爱的,是占优势的。平时感到自卑的体型,居然也可以让她脱颖而出。
 
再后来,她写了一本书《爱你的身体(Love Your Body)》。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容貌不是评判好坏的唯一标准。杰西卡的妈妈帮助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闪光点。
 

4、将消极的心理状态转变为积极的行动


如果你发现娃已经陷入容貌焦虑了,一定要尽快拉孩子出来,因为这样的焦虑特别容易形成恶性循环:觉得自己不好看-想变美-去看更多变美的视频-对比下发现自己更不好看-更焦虑了... ...

你可以引导孩子用积极行为来面对和克服,比如多参加户外活动、去公园,发展个爱好,占用那些用来焦虑的时间,等等。转移注意力,多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大自然的美,看看艺术的美,看看人文的美。
 

今日话题



#你有容貌焦虑吗?又是如何看待小孩的容貌焦虑的?在留言区聊聊吧~






章鱼妈插播



大家好,我是章鱼妈。我身边有很多很优秀的家长,每次遇到养娃难题、育儿问题,他们都分享了很多超赞的经验和方法。但我发现,很多读者很缺少这样高质量的父母交流群。


于是最近,我们建了不少父母交流社群,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渠道,让大家沟通养娃第一线的一些感悟和经验;社群里常常会有很多高质量的讨论,也会有很多干货资源分享。


比如,聊到孩子晚睡,有家长给出了很实操的方法分享:



还有超级大实话的交流:



今天小助手还在群内为大家准备了“十部专门为孩子拍的纪录片”,如果你也想入群,就扫码加小助手微信吧,他会拉你进群哦~

 




 - END -


编辑丨羚羊,沉迷科学带娃,无法自拔。

参考文献丨

[1]你有容貌焦虑吗(2021),中青校媒。

[2]Slater, A., Von der Schulenburg, C., Brown, E., Badenoch, M., Butterworth, G., Parsons, S., & Samuels, C. (1998). Newborn infants prefer attractive faces.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21(2), 345-354.

[3] Children as young as 3 unhappy with their bodies(2016)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Childcare and Early Years..

[4]Children, teens, media, and body image infographic: Common sense media.

[5]GIRLS’ ATTITUDES SURVEY 2016. (2016).

[6]Freeman et al. (2012). The Health of Canada’s Young People: A Mental Health Focus. Public Health Agency of Canada.

[7]Sherlock, M., & Wagstaff, D. L. (2019).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requency of Instagram use, exposure to idealized images,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women. Psychology of Popular Media Culture, 8(4), 482–490.




 相关推荐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点个在看,成为有远见的父母
The End

发布于2021-10-2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