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豆瓣最高9.2!想要培养孩子对理科的兴趣,不要错过这5部央视神级纪录片!(含资源)

豆瓣最高9.2!想要培养孩子对理科的兴趣,不要错过这5部央视神级纪录片!(含资源)

石霖 果壳少年

儿子浩浩读幼小衔接时接触到科学课,喜欢上了做实验。后来我给他买了各种实验套装,也经常带他参加科技馆的实验课。

为了继续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我带他看了不少国内外有趣的科普纪录片。

👆作者拍摄:陪儿子玩的部分小实验

今天推荐5部曾在央视播出过的宝藏科学纪录片既有物理化学学科方向的,也有揭秘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的,豆瓣评分最高9.2!

我之所以特别推荐这几部,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新颖有趣,容易理解:采用动画或生活化形式,轻松幽默地讲解严肃的科学知识,小学低年级也能看懂。
2.内容专业,央视审核:节目质量有保障,都是央视曾经播放过的大制作,不必担心知识点错误误导孩子。
3.画面高清,口碑超棒:都是近几年播出的节目,高清画面可投屏电视,不必担心渣画质影响视力。




01
《我的牛顿教练》
集数:6
时长:25分钟/集
年龄:7岁+


这是一部超有趣的物理纪录片,选题角度非常独特:大科学家牛顿化身虚拟的运动教练,教大家如何在运动场上拿到更好的成绩。

纪录片共6集,涉及牛顿运动定律、经典力学、空气动力学等初高中物理知识。内容并不会枯燥,全程结合动画、3D模型和真实的运动视频来讲解,对低龄小朋友也十分友好,寓教于乐,适合孩子初步了解物理并培养对物理的兴趣。

1.让孩子明白物理是实用科学

牛顿不擅长体育,但他能让运动员跑得更快、跳得更远、瞄得更准,甚至能让他们的力量变大!听起来是不是不可思议?不过事实就是如此,物理知识经常被用到运动场上,指导人类突破自身极限。

比如短跑项目,想在最短时间内跑完,运动员必须提高步幅或者步频。牛顿运动定律认为,人类向前奔跑的力,源自向后蹬地时地面给的反作用力。这个力受蹬地角度影响,只要角度足够大,获得向上分力足够大,就能延长腾空时间,随之扩大步幅,获胜的可能性更高。

👆纪录片《我的牛顿教练》

身高196cm的运动员尤塞恩·博尔特,在实践中验证了这个规律。他寻找到了最适合的角度,在100米短跑项目中,创造了9秒58的世界纪录,成为目前地球上跑步速度最快的人。

👆纪录片《我的牛顿教练》

节目认为博尔特就是“得到了”牛顿教练“的指点”,要不他怎么能将物理熟练运用到比赛中呢?这当然是个幽默的玩笑说法,但确实更方便孩子们理解。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牛顿能够指导射击、游泳、花样滑冰、打台球等等,让孩子知道物理知识很实用,还能够指导人们参加运动比赛。

2.让孩子学会在生活中思考

运动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也能用物理来解释。比如500米男子速滑的世界纪录是33秒98,平均每秒14.7米;而田径男子400米的最快纪录,是平均每秒10.4米。也就是说,在冰上滑行速度要远远快于在地上跑。这是为什么呢?

👆纪录片《我的牛顿教练》

节目用“动画+科学家真人出镜“的形式给出了解释:冰的最表层容易形成一层水膜,水膜就像是润滑剂,降低了摩擦系数。摩擦减小了,速度自然就提升了。

👆纪录片《我的牛顿教练》

类似问题还有,举重运动员为什么能举起比自己还重的杠铃?小小的羽毛球为什么可以打爆西瓜?举重运动员普遍比较矮,他们是被压得长不高吗?……听起来就很有意思!

这些问题也能够激发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学会在生活中发现和思考。

3.让孩子同时爱上物理和运动

《我的牛顿教练》除了培养孩子的物理兴趣,还能让孩子爱上运动。全片涉及30多种体育运动,几乎涵盖了全部奥 运项目。

跟着“牛顿教练”学了那么多运动技巧,我儿子跃跃欲试,嚷嚷着想学冰壶、台球、射箭、游泳...老母亲表示钱包要空了!


02
《门捷列夫很忙》
集数:5
时长:25分钟/集
年龄:8岁+


想给孩子看化学启蒙片,千万不要错过《门捷列夫很忙》!看完这部片子,一定会觉得化学神奇又有意思。

该系列共5集,围绕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及化学与生活的关系展开:

第1集讲科学家如何发现化学元素;
第2集讲四种“天王”级别的元素(氢、氧、碳、氮)
第3集讲有毒的元素(磷、氯、氟等)
第4集讲“急性子”元素(铯、钾、钠等)和“慢性子”元素(金、铜)
第5集讲能够改变世界的元素(碳、铁、硅等)


👆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

该系列最大的特点就是轻松有趣、用讲故事的形式给大家科普知识

“门捷列夫是怎样发现元素周期律呢?据说他喜欢打牌,还将63个化学元素名称、性质和原子量制作成一套扑克牌,经常像占卜师一样摆弄排阵,结果无意中发现了元素之间的规律!”

👆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

我儿子看这里时笑个不停,他没想到科学家也有这么好玩的一面。

👆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

看这部纪录片,会认识很多重要的化学元素,也能轻松记住它们的特性。比如讲“氢”元素时,节目提到“氢”在地球大气中含量特别低,只占百万分之一!原因是“氢”太轻了,地球引力根本拉不住它。“轻”就是“氢”的最大特点。

👆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

节目发散性思维极强,经常延展到物理、天文等领域。比如讲“氢”时,扯到了宇宙大爆炸!大爆炸发生后,一个质子偶然遇见一个电子,氢原子就产生了。太多的氢在空中聚起来,就形成了恒星,比如太阳。太阳靠燃烧“氢”产生热量,这也是地球上热量的来源。

我儿子之前从未听说过“氢”元素,但不影响他听得津津有味,因为宇宙大爆炸、地球、黑洞都是他最爱听的呀!

👆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

看这个科普系列,就像听一个博古通今的科学家侃大山,让人忍不住嘴角上扬,跟着他一起去遨游知识的海洋。


03
《典故里的科学》
集数:5
时长:25分钟/集
年龄:7岁+


《典故里的科学》是央视自制,选取孩子们熟悉的历史典故进行头脑风暴

比如草船能借到10万支箭吗?古人能在百步外射中杨柳叶吗?司马缸6岁时能砸动缸吗?......虽然这些想法有些无厘头,不过真有人做了研究,并通过现代科学得出结论,可以说是非常有创意了。

👆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

每集都有个看起来有点“无聊”的人,和这些故事较真儿。比如第一集里爱历史的张洋,跑到内蒙去学扎草人,去武汉找专家了解船,到赤壁古战场实地考察,还让人模拟在烟雾中射箭……最终结论是诸葛亮获得10万支箭是有可能的。

👆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

这其中涉及到一些思考方式。比如,如何证明一件事是真是假?

首先要了解事件,然后提出一些具体的疑问,如:草人有时间准备吗?当时有符合条件的船吗?大雾中射到草人身上的箭能高达10万支吗?……然后通过实践和科学理论来求证疑问,最终能够得出结论。

👆纪录片《典故里的科学》

答疑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数学计算,也能让孩子在实践中运用数学来解决问题。

👆看纪录片过程中的数学计算

它可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普片,但这样剥茧抽丝、寻根究底的思考方式,很值得孩子们学习。


04
《趣味科学》
集数:10 
时长:40分钟/集
年龄:7岁+


《趣味科学》是央视引进的搞笑科学片,原名《无厘头科学研究所》(Science of Stupid),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推出。

这个系列可以说是“用生命来讲科学”了,节目组将硬科学与疯狂的搞笑视频结合起来,喜剧效果拉满,豆瓣评分高达9.2!

👆豆瓣评分

节目中有一些简单的科普,比如“如何打好棒球”:

“用力挥棒,体内势能迅速转换成动能,促使球棒加速。如果球棒击中棒球底部,确保棒球以斜向上方35度角飞出,就能实现最远飞行距离。”

👆纪录片《趣味科学》

听起来挺正常是吧?但是下一秒你将看到的是这样错误的示范!

👆纪录片《趣味科学》

以及这样以0角度飞出的球,看起来就很疼!

👆纪录片《趣味科学》

主持人一本正经地告诫大家:“应该用球棒击打棒球,而不是瞄准朋友的头!”

👆纪录片《趣味科学》

这个节目的套路就是这样,用一小段视频做科普,然后用几段反面教材来告诫你:“不要试图去挑衅科学,否则科学会惩罚你。”

👆纪录片《趣味科学》

最近大家的压力都很大,带娃看看《趣味科学》挺好的,想不笑都难啊!既减压又能学些科学知识,也算一举两得吧。(目前中文版只有1季,不过B站还有其他季的英文版,感兴趣可以去找找。)


05
《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集数:6
时长:45分钟/集
年龄:8岁+

👆纪录片《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你最想知道的科学》(Things You Need to Know)由BBC打造,央视纪录频道曾引进播放,豆瓣评分高达9.2!

👆纪录片《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央视引进版共有6集,每集都会揭秘各种脑洞大开的问题,比如:

“爱因斯坦的大脑和常人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僵尸很可怕?”
“人与老鼠有什么亲缘关系?”
“如果在地球上垂直钻一个洞,人钻到另一端需要多久?”
……

这些问题你可能想过,但节目组认真做了研究,并用“搞怪动画+科学家幽默讲解”的形式给出了答案。

👆纪录片《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节目还用科学解释了许多有意思的社会现象。比如1987年,纽约全年有100多只猫从6层以上的高楼坠落,但神奇的是90%的猫都活了下来,大多只是有些红肿或擦伤。这是为什么呢?节目组邀请科学家对此进行揭秘,这里就不剧透了,感兴趣可以去看哦~

👆纪录片《你最想知道的科学》

虽然这是一部严谨的科学纪录片,表现形式却十分多样,就像是上了一节超好玩的科学课,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能收获满满!

以上所有视频,我们都找到了在线观看资源,在果壳少年后台回复【科学有意思】即可获取哦~


我们直接把果壳旗下原创品牌——妙壳STEAM科学器材推荐给大家,感兴趣的家长可以戳下图了解详情👇


科学实验套装(进阶款/高阶款)

作者丨石霖,家有男宝,文字控,绘本控,执着写字,简单生活
编辑丨小虾
题图丨纪录片《门捷列夫很忙》截图

相关推荐




The End

发布于2022-12-08,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