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有意思
看郑钦文爸爸鸡娃,顺义妈妈都颤抖

看郑钦文爸爸鸡娃,顺义妈妈都颤抖

本文授权转载自:
Miki粥(mikizhou520)
作者:miki粥 

上一个周末,是奥运网球冠军郑钦文霸屏时刻。

所有人都在欢呼——

她创造了惊人的胜利,击败现世界第一,五届大满贯得主、四届法网冠军的斯瓦泰克,成功晋级决赛;

她突破了人种、生理极限,在白人占据统治地位的网球项目里,拥有了巅峰对决的实力;

她作为一个21岁的女孩,浑身散发的正能量,最好的诠释了女性力量;

······


还有一个关注点在于,她靠网球运动挣到了钱——

根据2023福布斯公布的体坛收入最高女运动员榜单,郑钦文排名15位,全年收入720万美元,其中550万美元是代言收入。

不少中国爹妈都很激动,这活咱娃也能整哇!

于是不卷清北卷体育圈了,摩拳擦掌(上次集火体育还是谷爱凌成名时之时)开始准备新一轮体育素鸡…...

那,成功的概率有多大呢?

👆图源unsplash

不知道,但肯定低于鸡清北的成功率。

简单一算就知道:网球女单奥运冠军4年只出一个,全球竞争抢头衔;而清北每年招新生四五千人,还只在国内的天赋异禀的娃圈里卷。

而且,作为国际教育赛道上最能给小孩升学赋能的必卷项,身边家长鸡体育的故事我听了太多…...

多年以来,几乎没听过什么成功案例,失败却遍地

朋友家小孩从幼儿园开始练游泳,小学进了国际学校社团,天天早晨泡泳池狂练,周末坐着高铁去各地打比赛。

当妈的不辞劳苦(工作已经很忙了还要兼顾教育小孩),是以为只要全家够努力,小孩就能成为种子选手,加入学校接力队。

可游了几年就是拿不到前三名,这才知道小孩体质不行,跟吃奶酪长大身强体壮的外国小孩没办法比。

当妈的心碎但也没有办法,再好的项目,学不出来就等于无。最后她把所有的游泳装备打包,送给了我......

这个朋友还算幸运的。

游泳比较容易控制预期,装备投入也不高,大头就一个打比赛的交通住宿,她也没像其他妈妈一样投入更多时间成本,考泳协教练的国际牌照。鸡娃未遂也就当培养一个爱好。

其它项目可就没那么“物美价廉”了,学不出来砸进去几百万的大有人在。

比如冰球马术高尔夫,还有郑钦文打网球,看着投入不高,找个场地买个球拍就能打,但出成绩就是另一回事了——

要有顶尖的教练,这需要对资源有绝对的掌控和判断力。

郑的爸爸把李娜当年的教练费尽心机捋了一遍,人家不收直接下跪;跟外教签对赌协议,比赛成绩不行直接换人,女儿喜欢也没用,真拿教练当工具人。

👆图源图虫创意

国内是没有网球运动的土壤的。想要提高水平,就要去名宿云集的欧洲打高端比赛。要去欧洲训练比赛,就要带着整个教练团队,乌拉拉一个团的机票食宿,每年300W起......想鸡娃体育,还是先摸摸钱袋,掂量一下自己烧不烧得起吧。

郑钦文的爸爸做外贸、做建材、做汽车配件都供不起,还有传闻说为了比赛不得不卖掉老房子......

这就是我要说的第三点:想卷体育,爹妈意志要强大,随时准备破釜沉舟,卖房也在所不惜。

这一点就筛掉了99%的爹妈。

因为体育这条路高风险低回报,成功机会屈指可数,随时还有伤病的可能,断送了全部努力,花出去的钱也打了水漂。

没人知道这条路会不会成功。

敢卖房的家长是得有多大勇气?多么自信,多么决绝。在他们的心里,从来就没有过“后路”这个选项。

我觉得,郑钦文的爸爸之所以够狠,跟他做过运动员是有关系的。在体育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没有点儿狼性就不配苟住。

之前采访邓亚萍,她儿子正在为升学练乒乓球。大满贯国手喂着,国家集训队泡着,一天还要练上8个小时,最后拿下了北京市冠军。

但聊到职业路径,邓亚萍直摇头,说儿子缺乏顶级运动员的那个劲儿——
对胜利的极度渴望。

这取决于先天性格,后天很难养成。换个大家熟悉的说法,就是娃“耐鸡”

耐鸡的娃能享受成功,享受努力,才会把父母的严苛看成都是为自己好。

不耐鸡的小孩遇到郑钦文同款爸爸,就会觉得父母不把自己当人看,往往闹得鱼死网破,悲剧收场。

郑钦文家里没有电视,客厅几乎没有家具,方便她随时在家挥拍训练。她从来不吃零食,也不能喝饮料,一年360天都在坚持吃鸡胸肉西蓝花。


如果我家小孩自律成这样,我肯定不让他天天吃鸡胸肉和西蓝花。人的精力有限,把高度自律用到读书上,全世界名校能平蹚......

所以啊!为啥大家都说,人家郑爸爸活该挣钱呢!

普通爹妈遇到耐鸡娃,想得是刷个名校履历再变现,过程曲折复杂;而人家带领女儿直通终点,把自律直接“变现”。

一家子钢铁意志钢铁汉。

说到这里,估计大家鸡娃之心应该平复了。鸡运动比鸡学术的成功率低多了:

要天赋基因,资源加持,高昂的金钱投入;无比笃定的目标感、坚定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然而这些还不够,经过九死一生,成败全靠老天。

上岸了可功成名就,郑钦文一年赞助能拿4000多万,失败者数以万计,只有伤病伴随一生…

不愧是一场豪赌。

看见郑钦文打网球挣钱,又重燃鸡娃雄心壮志的家长赶快洗洗睡吧,卷体育真比不上卷高考。尤其娃弱爹怂家里没钱,就做梦希望小孩一年赚个大几千万,恐怕只能在梦里实现了。

我最近也在给娃找网球俱乐部,但心态非常端正,只是个普娃,打出个身心健康就足够了。


作者丨Miki粥,资深媒体人,教育纪录片总策划,创造了"顺义妈妈"一词,个人公众号:Miki粥(mikizhou520)
参考资料丨
[1]《豪赌2000万,郑钦文背后的“残酷”家庭》,来源:茉莉聊聊天




✍️
|作 者 招 募 & 投稿|
后台回复“投稿”,查看详情
投稿邮箱:Kids@guokr.com



The End

发布于2024-08-10, 本文版权属于果壳网(guokr.com),禁止转载。如有需要,请联系果壳 。

举报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