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说:慎独是最难的,每个人都很难总是管不住自己。
实验说:如果不能直接接受群众监督,就想象个人无时无刻不在监督你吧。
你是否也养成了寻找“电子眼”的习惯?
进入电梯,先环顾有没有摄像头。没有?好吧,可以放心大胆的挖鼻屎、提裤子了。上下班路上的摄像头也必须了如指掌,趁着没有摄像头违个免费的章,好像占了个大便宜。
现代城市中,处处都能让人想起《1984》中的一句话——老大哥在看你,使人不敢为所欲为。然而在过去没有实体监控的时候,君子主张“慎独”,也有人用“三尺之上有神明”来劝诫自己和他人,人们试图通过想象出来的“老大哥”约束行为。这些做法是否是自欺欺人?
心理学家发现,只要心中有“老大哥”,人就会更诚实。
诚实是为了名誉和免受惩罚
美国阿肯色大学(University of Arkansas)的杰西•白令(Jesse M. Bering)、卡崔娜•麦克里尔德(Katrina McLeod)和联合弗罗里达大西洋大学(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的托德•沙克尔福德(Todd K. Shackelford)共同策划了一个关于“诚实”的实验。
他们找来一些大学生参加一个智力测试比赛,前几名有奖。但实际上这个测试并不测智力,它表面上是回答一些充满玄机的智力题目,实际上这些题目毫无逻辑,根本没有正确答案,因此就算智商高如Sheldon你也做不出来,只能靠蒙。而测试的玄机就在你蒙了一个答案之后,系统会貌似“不慎”地泄露出所谓正确答案,诱惑你比对和修改自己之前的答案。
在测试之前,监考老师还会提醒参加测试的人:这个测验程序还在测试阶段,有许多Bug,在题目和备选答案的页面之后,偶尔会出现正确答案;万一出现了,请大家直接跳过,不要修改之前自己所做的选择,因为只有凭借自己的实力答对题目,才能参加评奖,抄答案是不算数的。所以,在看过正确答案之后,你改不改自己的错误答案,这才是这个智力测验的真正目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知道了正确答案怎么能忍住不改?况且得了前几名还有奖品。所以,大多数人看到正确答案后,都修正了自己原先的错误回答。但是,有一组同学却表现异常,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即使看了正确答案,知道自己做错了,也没有修改答案。
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变得这么诚实?
原来,在比赛之前,这组同学都听了一个鬼故事:测试员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告诉他们,有个学生这个智力测验的开发过程中贡献很多,但后来不幸去世了,前几天好像有人说在这间屋子里见过他的魂魄。
正是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魂魄,让这组同学表现得如此诚实。相信有鬼魂存在的人会觉得,这就是一个另外一个“人”。一般,在有他人在场时,人们都会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在别人心中努力建立自己良好的形象和声誉。当着别“人”的面做违规的事情,当然是不可取的。
在人类历史上,大部分超自然的存在(比如佛、上帝,以及实验中的鬼魂)都是和道德评判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角色似乎有一种超能力,奖励那些表现好的,惩罚做了恶的,在无形之中进行裁决。不过,这些还都是猜测,需要科学家们进一步证实。
“老大哥”从小就有
肯特大学心理系的杰瑞德•皮尔萨(Jared Piazza)博士等人发现我们可能在幼儿期就已经开始受到这种意识中人物的影响。
当让小朋友完成一项规则严谨、但却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大部分孩子会在没人的时候,选择违反规则,做出欺骗行为。但是那些被告知有一位会隐身魔法的艾丽丝公主在场监督的孩子,和实实在在的真的有一个大人在场监督他们游戏的孩子一样,欺骗行为都比较少。不存在的艾丽丝公主竟然和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起一样的效果,隐身观众的力量真的不可小视!
不过要注意的是,隐身观众的作用关键在于“被监视感”,只有让别人觉得自己被人看着,才有作用。在会魔法的艾丽丝公主那里,有一些孩子会怀疑艾丽丝是不是真的存在。他们会采取各种方式验证,当发现隐身的艾丽丝并不存在时,他们就如入无人之境,规则什么的都是浮云了。
作为一个诚实的人,是什么力量在指引你呢?
参考文献:
Piazza, Jared, Bering, Jesse M., & Ingram, Gordon. (2011). “Princess Alice is watching you”: Children’s belief in an invisible person inhibits cheat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09(3), 311-320.
Norenzayan, Ara., & Shariff, Azim. F. (2008).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Religious Prosociality. Science, 322(58), 58-62.
Bering, Jesse M., & Mcleod, Katrina. (2005). Reasoning about Dead Agents Reveals Possible Adaptive Trends. Human Nature, 16(4), 360-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