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次轻量级的选手之间较量:蚊子vs 水滴。两位参赛选手有着大致相同的体型,但是雨滴的重量却是蚊子的50多倍。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机械工程师大卫(David Hu)对此一直有着一个疑问:蚊子在潮湿多雨的环境中会繁荣滋生吗?
为了弄清蚊子是否能在雨中飞行,研究小组使用了高速摄像机来拍摄蚊子的飞行轨迹。蚊子被放在一个特殊构造的“雨盒”之中,这个小盒子有着一个满是网眼的盒顶。然后他们对盒顶喷洒水来模拟下雨的情况,水珠的下落速度比正常雨点的慢一些。
这项 研究 也揭开了一个都市谜团,他们发现雨中飞行的蚊子并没有刻意去躲避雨点。“它们完全没有一点躲避的迹象”。相反,拍摄到的画面显示蚊子受到了雨点正向、斜向的撞击,但每次撞击都只使蚊子的飞行轨迹发生短暂的偏离,随后又恢复了稳定的状态。
研究小组又使用了充有液体的塑料泡沫颗粒来模拟飞行中的蚊子,它的尺寸和质量皆与蚊子相近。高速下落的水滴撞击颗粒的情形也与雨点撞击蚊子的情况相似。
研究人员对撞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当水珠撞上一个低惯量的物体时,水珠只会发生形变,但不会飞溅开来。因此,只有小部分的动量从水滴转移到了蚊子之上。研究者计算得出,在水滴撞击蚊子后,水滴的速度只减少了2%,而这所带来的影响并不足以干扰蚊子的飞行。
我们可以看出,在与水滴的斗争中,蚊子大获全胜。研究者认为,这项研究将对微型遥控飞机的设计很有帮助。
编译自: | 《新科学家》网站10月21日 |
---|---|
导读者: | 小杨 |
原文: | 请看这里 |
图片: | Ian Cuming/Science Photo Library |
(果壳环球科技观光团微博 http://t.sina.com.cn/guokrdigest )